|
|
|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
|
|
|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每当听到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曲,人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电影《地道战》中的画面。电影里“高家庄”的原型,就是位于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而山西省定襄县境内也有一个地道战遗址——西河头地道战遗址,它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户一起并称为全国三大地道战遗址。 曾经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如今成了山西红色旅游的新亮点。2005年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来这里的钻地道、听抗战故事、看抗战影片、吃抗战饭菜的游客人数,远远超过往年。 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西2公里处的西河头村,距太原去五台山旅游必经的忻阜公路仅1公里。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教委首批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1998年被山西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1940年,百团大战告捷后,惨败的日寇向晋察冀边区军民实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定襄境内的日寇也对西河头、炭窑沟、藏孤台等13个村庄进行了洗劫。为了躲避日寇的烧杀抢掠,抗日军民遵照毛主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思想,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挖掘了大量的地下隧道。据统计,从1942年开始至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定襄全县150多个村庄,就有80多个村庄挖了地道,地道总长200公里,构成了一座密如蛛网的地下长城。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生动地记录了晋北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光辉业绩。 对于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当地旅游文管部门提出了统筹、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