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红岩》,不仅使四川省华蓥山名扬天下,而且影响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华蓥山是“红岩”的故里,也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之一。著名诗人梁上泉曾吟唱:“山上有森林,地下有煤层,那游击队就是勘采者,披荆斩棘寻火种,曾作时代早行人。”《红岩》作者杨益言说:“华蓥山游击队精神应该是红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蓥山区几十年风风火火的革命斗争与川东各地的革命斗争,共同铸就了‘红岩精神’。”
华蓥山原本就是汇聚自然山水精华的立体画廊,有着无限风光。然而,当大量的人文品质注入这方山水之后,它的山岭、河流里,便有了理想的光泽;它的晨岚、夕照中,就有了人性的灵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故事传说,使红色华蓥山成为令人神往,*洋溢的胜境。正因为这里的山水注入了人文品质,交融了理想的光泽和人性的灵光,所以,它怀中的每一处名胜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处古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原华蓥山游击队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国家AAAA级景区华蓥山石林,不仅自然风光堪称一绝,石海、云海、竹海和千年一吻等奇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而且红色文化已结成厚实的板块,华蓥山游击队*库、战壕、游击步道以及“界牌巧夺军车”等遗址,与新建的华蓥山游击队“双枪老太婆”纪念墙交相辉映,出神入化,使人备感敬仰。而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小山坝,色彩更是一片彤红,原中共南方局(设在重庆(机关报《新华日报》的纸厂“丁家坪纸厂”就建在这里。透过尚存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及部分厂房遗址,依稀可见当年纸厂源源不断地为《新华日报》生产、输送纸张的情景。禄市小学、阳和碗厂、阳和老街、华蓥山游击队革命烈士纪念碑、双枪老太婆居住的垛子洞等革命遗址,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而今,华蓥山游击队遗址已被评为全国12个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