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日本政要辩护说,当年战时的日本与纳粹德国不同的是,日本的目的不是侵略,而是“解放亚洲”。其实对历史略加回顾,即可识破其狡辩不过是一块千疮百孔的遮羞布罢了。
维护“主权线、利益线、生命线”是近代日本国所致力追求的战略目标,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是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日本侵略亚洲原本就蓄谋已久:“大东亚”理念的创始人佐藤信渊(1769—1850),在其《防海策》中就建议日本政府,在南海无人岛屿从事“殖民兴农事业”;以琉球为根据地出其不意地攻占吕宋岛,再以此为“南进”的基地夺取爪哇等地,最终扬“武威”于南洋。他认为,应“采取适当的侵略、吞并手段”以“增进国家利益”。这成为日本“南进”方略的第一个腹稿。幕府末期思想家吉田松阴(1830—1859)也鼓吹:“在贸易上失于俄、美者,应由朝鲜和满洲以土地补偿之”。他主张,“先钳制二虏(指俄、美),乘隙富国强兵,开垦虾夷(指北海道),夺取满洲、朝鲜,吞并南方,挫败美国,制服欧洲。”
1890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帝国议会上发表《施政方针》,为日本的“大陆政策”定调,将朝鲜半岛视为“利益线”。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将其“利益线”推进到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将其“利益线”推进到中国的华北地区。东条英机上台后称,“驻军就是生命线”。“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精心构筑的“特殊利益圈”。在这个利益圈内,亚洲各国只有为日本的繁荣提供方便条件的义务,而没有与其共同分享利益的权利。为攫取更大的在华利益,日本将侵略战争扩大到整个中国。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