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世界历史 >>美洲历史
  • 美老兵回忆:不畏牺牲的中国志愿军是美军噩梦
  • 美国富商帮苏维埃恢复经济 成列宁跨国挚友(图)
  • 美国两百年海外作战238次 多为不宣而战
  • 冷战间谍案显露间谍事件对美国政坛的微妙影响
  • 性病泛滥影响战斗力 二战时英国妓女勾引美军
  • 战史回眸:虚假情报把美国拖入越战泥潭(组图)
  • 历史解密:60年代美国间谍船差点引发朝美大战
  • 美国300年以来的精神核心:公民自发的帮助穷人
  • 二战时妓女勾引美军 致性病泛滥影响盟军战斗力
  • 美日秘密交易 朝战美国对朝鲜和东北细菌战内幕
  • 最新热门    
     
    投向日本的原子弹是美国给苏联的“贺礼”?

    轰鸣响彻云霄。看到这种景象的奥本海默如释重负,只简单地说了一句“它管用”。

    美国人的-库里还躺着两枚核弹。要是它们也管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就能靠它们结束。

    三种方案

    3周前,美军在战死12500人后占领冲绳。其中很多人死于日本“神风”特攻队飞机的-式袭击。巨大的伤亡数字刺激了美国公众,也迫使人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占领日本本岛要牺牲多少人?这个问题触动了正在波茨坦开会的杜鲁门、丘吉尔与他们的参谋长。而曾在1941年签署《日苏中立条约》的斯大林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他和苏军元帅们正在波茨坦连夜制定将大批红军派往远东参加对日作战的计划。

    当科学家在阿拉莫戈多为蘑菇云在5分钟内就升腾至12500米的高度而惊叹不已时,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递给刚刚参观完柏林的杜鲁门一份从华盛顿拍发的电报:“行动已于今晨开始。分析尚未完成。结果看来令人满意且出乎意料之外。”次日,史汀生接到了第二份电报:“医生刚兴奋地回来,他保证小男孩和哥哥一样壮实。”

    负责解码的军官以为史汀生喜得贵子,其实“哥哥”指的是刚刚在阿拉莫戈多引爆的原子弹,“小男孩”则是第二枚原子弹的代号,当时它正在运往太平洋战场的途中。

    当新墨西哥州的上空升起第一朵蘑菇云时,“小男孩”的部件正在旧金山装箱并被运上“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第一枚原子弹-4小时后,装载着致命武器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穿过金门大桥向西航行,目的地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天宁岛。

    杜鲁门则在波茨坦和美国高级军官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行动。3种战胜日本的方案摆在人们面前:

    第1种方案,继续对日本进行毁灭性的空袭。自从美军占领了塞班岛、关岛和天宁岛并在那里修建空军墓地起,中程轰炸机继远程轰炸机之后也加入了对日空袭的行列。从1944年11月起,B-29轰炸机日复一日地轰炸日本。在1945年2月前,美军主要投掷高-弹。随后李梅将军走马上任成为美国战略空军在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他下令美国轰炸机改装燃烧弹,每架B-29轰炸机可携带40束、每束38枚的燃烧弹,载弹量总计6吨到8吨。每枚燃烧弹都可让面积6公顷到7公顷的地面燃起熊熊烈焰。1945年春,美国空军将一座座日本城市化为灰烬。到1945年7月,有五分之三的日本城市市区的7O%被夷为平地。李梅坚信,只要继续轰炸下去,日本就会屈服。

    但美军的参谋长们不认可这一方案,他们主张采取曾得到杜鲁门文持的第2种方案:占领日本。根据该方案,美军将于1945年11月1日登陆九州岛,于1946年3月1日从东京湾登陆本州岛。总兵力达150万人的36个师将参与地面作战,若包括海军、空军和后勤部队在内,则将有500万人参与这次行动。

    但在马尼拉、硫黄岛和冲绳之战后,杜鲁门和参谋们对攻占日本本岛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再抱任何幻想。美军估计至少会牺牲30万人,而阵亡100万人仍非上限。30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5.3万名美军战死。战胜纳粹德国使美军牺牲了约20万人。而再牺牲30万乃至100万人———这种前景令人不寒而栗。因此第3种方案,即使用原子弹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角逐

    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告诉在波茨坦的丘吉尔“伟大的试验已经成功,原子弹诞生了。”后来丘吉尔写道:“没有严肃的科学家敢于预言第一枚真的原子弹-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原子弹会毫无用处还是将具有毁灭性的力量?现在我们知道了。”丘吉尔写道:“一两次致命打击也许就可以结束战争。”

    杜鲁门的一些顾问曾劝他放弃使用原子弹。艾森豪威尔在与杜鲁门谈话时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总统已作出了决定。杜鲁门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日本人会在苏联插手前投降。倘若原子弹在他们的家乡-,事态就会如此发展,对此我很有把握。”

    因此所有其他意见均未被采纳,比如有人主张投弹前应警告日本,或者认为只向日本展示原子弹的威力即可使之屈服。但奥本海默不认为“一枚发出巨大轰鸣却只造成微小损失的原子弹会改变东京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的力量对比”。他认为,假如美军事先警告日本将对某座城市投放原子弹,日本人很可能将美军战俘运往该城作挡箭牌。

    1945年7月26日,杜鲁门、丘吉尔以及在重庆的蒋介石联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人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盟军将占领日本,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审判战争罪犯,并要求日本放弃所有海外领地。若日本不接受这份最后通牒,盟军将立即对日本进行毁灭性的全面打击。

    这不是空洞的威胁。就在公告发布的当天,“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将“小男孩”运抵天宁岛。第3枚原子弹“胖子”的第一批部件也正在空运的途中。另外3枚原子弹将于9月份完成装配。

    7月27日,日本政要对《波茨坦公告》讨论了一整天。外务省在初步分析后指出,公告不过是要求军队投降。从1941年起担任日本外相的重光葵认为,要日本接受盟军占领和放弃所有海外领地——大东亚共荣圈中的台湾、朝鲜半岛和满洲——这一要求过于苛刻。他主张让日本驻苏联大使试着说服苏联在英美中三国和日本之间斡旋,并等待试探的结果。显然他根本没有发觉,斯大林早已决定加入对日作战。首相铃木贯太郎也同意这么做,但日本军方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拒绝这份最后通牒。铃木贯太郎屈从于军方的压力,他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

    轰炸广岛

    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后来回忆说,此时除了按照《波茨坦公告》所述动用美国全部武装力量消灭日军并摧毁日本外,他别无选择。

    7月29日,太平洋战略空军新任司令斯帕茨将军致电华盛顿:“据战俘报告,广岛是目标城市中唯一没有战俘营的。”次日华盛顿回电:“指定目标不作更改。但如果您确信情报可靠,则应优先考虑广岛。”

    1945年8月6日凌晨2点45分,B-29轰炸机“伊诺拉·盖伊”号的副驾驶开动了发动机。为节省燃料,轰炸机在5000英尺高的低空向目标飞行。7点30分,飞机开始了耗时45分钟的爬升,最后飞抵了1万米高空。先行派出的气象侦察机报告广岛的天气适宜投弹,于是机长蒂贝茨下令飞机向广岛飞行。

    空中不见日本战斗机的踪影,B-29轰炸机也未遭到高射炮火的阻截。在广岛上空,投弹手瞄准了市中心的相生桥。8点15分前的几秒钟,报务员对护航机发出警告:“15秒后投弹。”片刻之后,弹舱门开启,原子弹向大地坠落。

    当地时间8点16分,-当量为1250O吨TNT炸药的“小男孩”在离相生桥不到200米位置上-。强光刺得机组人员睁不开眼,冲击波使B-29的机身如同受到高射炮射击一般剧烈晃动。后来机长蒂贝茨如此形容这一刻:“我们转过身,向广岛望去,这座城市消失在恐怖的巨大蘑菇云里。”

    杜鲁门为何决定投原子弹

    向日本城市投掷两颗原子弹是结束太平洋战争的合法手段吗?60年后人们对此仍然争论不休。

    杜鲁门终生都在为他的决定辩护:投掷两颗原子弹结束了对日战争,并因此拯救了“成千上万名美国士兵”。杜鲁门以及这种观点的辩护者有时还声称,投放原子弹使多达50万名美国士兵以及更多日本人幸免于战争之难。

    但是,早在1950年杜鲁门还在任上时,他最亲密的同事、海军上将威廉·李海(William.Leahy)就批评说:“我认为,在广岛和长崎使用这种残忍的炸弹并没有给对日战争作出特别贡献。日本人此前已经被打败了,对日本人实施的海上有效封锁和常规武器轰炸已经使他们准备投降。”

    杜鲁门和李海确实已经从破译出的日本电报得知,从1945年6月开始,东京政府内就有人准备投降,只要美国保留天皇的位子。军事入侵并非不可避免。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就有人猜测,这两颗原子弹与其说是为了给日本政府,不如说是为了给约瑟夫·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美国和苏联之间可预见的冲突在杜鲁门的考量中起了决定作用。这位美国总统在1945年7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不是希特勒或者斯大林那伙人研制出了这种炸弹,这真是世界的福气。”

    当前因特网上流传的一种解释称,美国打算把日本自1937年起掠取的“价值数千亿美元”的黄金捞到自己手中。因此,战争必须在苏联开始入侵日本之前结束。

    如果人们关注档案记载,就会对杜鲁门为何决定投掷两颗原子弹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位总统已经很清楚原子弹有多大的破坏力。

    他打算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美国发生更多损失,军事手段会导致多少日本人死亡对他来说则是无所谓的,毕竟日本偷袭过珍珠港,某种程度上的种族主义也在杜鲁门心中起了作用。

    同时,这位外交政策上经验不足、但策略上老练的总统预感到,同斯大林的冲突不可避免。他希望,通过展示美国的优势来避免不久之后同苏联的冲突升级。因此,在1945年7月,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已经如箭在弦,也许只有日本政府亲自投降才能打破这一自动机制。

       

         

    当地时间8点16分,-当量为1250O吨TNT炸药的“小男孩”在离相生桥不到200米位置上-。强光刺得机组人员睁不开眼,冲击波使B-29的机身如同受到高射炮射击一般剧烈晃动。后来机长蒂贝茨如此形容这一刻:“我们转过身,向广岛望去,这座城市消失在恐怖的巨大蘑菇云里。”

    杜鲁门为何决定投原子弹

    向日本城市投掷两颗原子弹是结束太平洋战争的合法手段吗?60年后人们对此仍然争论不休。

    杜鲁门终生都在为他的决定辩护:投掷两颗原子弹结束了对日战争,并因此拯救了“成千上万名美国士兵”。杜鲁门以及这种观点的辩护者有时还声称,投放原子弹使多达50万名美国士兵以及更多日本人幸免于战争之难。

    但是,早在1950年杜鲁门还在任上时,他最亲密的同事、海军上将威廉·李海(William.Leahy)就批评说:“我认为,在广岛和长崎使用这种残忍的炸弹并没有给对日战争作出特别贡献。日本人此前已经被打败了,对日本人实施的海上有效封锁和常规武器轰炸已经使他们准备投降。”

    杜鲁门和李海确实已经从破译出的日本电报得知,从1945年6月开始,东京政府内就有人准备投降,只要美国保留天皇的位子。军事入侵并非不可避免。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就有人猜测,这两颗原子弹与其说是为了给日本政府,不如说是为了给约瑟夫·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美国和苏联之间可预见的冲突在杜鲁门的考量中起了决定作用。这位美国总统在1945年7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不是希特勒或者斯大林那伙人研制出了这种炸弹,这真是世界的福气。”

    当前因特网上流传的一种解释称,美国打算把日本自1937年起掠取的“价值数千亿美元”的黄金捞到自己手中。因此,战争必须在苏联开始入侵日本之前结束。

    如果人们关注档案记载,就会对杜鲁门为何决定投掷两颗原子弹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位总统已经很清楚原子弹有多大的破坏力。

    他打算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美国发生更多损失,军事手段会导致多少日本人死亡对他来说则是无所谓的,毕竟日本偷袭过珍珠港,某种程度上的种族主义也在杜鲁门心中起了作用。

    同时,这位外交政策上经验不足、但策略上老练的总统预感到,同斯大林的冲突不可避免。他希望,通过展示美国的优势来避免不久之后同苏联的冲突升级。因此,在1945年7月,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已经如箭在弦,也许只有日本政府亲自投降才能打破这一自动机制。 rachel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