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世界历史 >>西欧历史
  • 希特勒曾经打算制造性玩具以解德军“燃眉之急”
  • 最后一批德军投降内幕:纳粹士兵被遗忘孤岛
  • 希特勒对核弹充满憧憬 纳粹德国核武揭秘(图)
  • 德国纪念柏林墙倒塌15周年 东西分歧依旧(组图)
  • 盟国电台瓦解德军士气:给战报挑错 让宣传失灵
  • 爬出战壕交换礼品 英德军圣诞节休战成一战奇观
  • 二战中150万苏联军人投降德国 表现“异常英勇”
  • 中情局欲窃取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摩萨德”助力
  • 德国铁娘子默克尔背后的男人 保持对-不问津
  • 身体精神的双重沦落:天才同性恋王尔德的毁灭
  • 最新热门    
     
    德国思想的东传轨迹 造就日本成为军国主义怪物

    习的思想回到美国。”(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这一以德为师的选择,成为了国际教育交流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也使得美国后来发生了学术革命,并在1930年代后迅速崛起,取代德国成为世界高教与科研中心(参见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

      再是日本,“脱亚入欧”,既表现出日本人走向现代的勇气与决心,也意味着日本人必然要抛弃昔日的中国老师,而选择崭新的西方楷模。虽然,有论者认为日本是“学德国步入歧途”,但日本人态度很认真,“逃脱被征服的命运”也是上下之共识,1862年福泽谕吉就设想“建立像德意志联邦那样的国家”,到后来经过明治制度创建者们的努力,真的在日本建立了以德国为楷模的-军事制度,最终“把日本也造就成像德意志帝国那样的军国主义怪物”,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当山县有朋创建帝国‘皇军’的时候,伊藤博文负责制定宪法,他的幕僚班子和山县有朋一样挤满了归国的留德学生和德国顾问。”(参见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如此看来,也难怪作为一代思想史家的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以英德两国的思想消长来描述近代世界思想史的路径:“200多年以来,英国的思想始终是向东传播的。曾在英国实现的自由法则似乎注定要传播全世界。至1870年左右,这些思想的流行或许已扩展到其最东端。从那时起,它开始退却,一套不同的、并不是真正新的而是很旧的思想,开始从东方西进。英国丧失了它在-和社会领域的思想领导权,而成为思想的输入国。此后60年中德国成为一个中心,从那里,注定要支配20世纪的那些思想向东和向西传播。……德国的思想到处畅通,德国的制度也到处被模仿。”(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这一判断,将1640-1930年代300年间的世界思想史传播历程,明显地以1870年为界分为两大时期,即英国思想为主导的时期和德国思想为主导的时期。如果结合-史的视角来看,确实同样得到某种程度的印证。1649年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宪政,1871年德国经由“铁血战争”完成统一,思想的传播与-的强盛是互为一体的。(..)

      就德国思想传播的世界轨迹来看。俄国知识精英拔得头筹。而美国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应该说,当斯塔尔夫人发表《论德国》并轰动西方时,美国的反应是极为迅捷而灵敏的,他们不但在思想上重视,更由其民族性格而决定了在极为广泛的程度上变成了社会实践。日本人虽然想“脱亚入欧”,但无疑是后来者,但在亚洲各国之中,它又毫无疑问是“先进者”,其君国政府与知识精英的迅速合流并形成合力,从而在留德与以德为师方面达成极大共识,并作用于实践层面。应该说,将德国思想借为资源,在这三个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如果这条传播的轨道链仍然继续延伸的话,那就该看看中国了。前贤对西学的认识、接受和拿来过程,是否需要进行严厉的省思与拷问?且不说泛泛的西学概念,就以德国思想的东渐来说,我以为就值得细加追问。从早期-精英由于现实考量而开始重视德国起,到改良派开始将德国援为资源,再到留日学人以东邻为中介输入德国思想文化,然后是留德学人亲临其境,从对象国自身挖掘资源、考察经验、提取精华,但他们的做法更多取决于个体的行为,而没有上升到整体的共识,所以其资源引进成就也就相当有限,创造意义更无法居于主流。在我看来,进入19世纪后期,“德国资源”已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共同的精神与思想财富。(..)

       

      之所以“俯视拷问”,其目的则在于自身与当下。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而言,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和平发展”,德国的思想资源,都值得细加挖掘,如果善于选择、敢于创造,那么这一独特的外来资源,也不能说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大放异彩”。  真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