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事评论 >> 正文
媒体揭秘美英二战援苏武
美太平洋司令称中国201
美学者称中国加强对南海
美称中国“超级歼10”获
外媒称中国今年10月秘密
美称中国海军航空兵拥有
从平面媒体到三维动画 
世界媒体关注中国L15高
某国内媒体调查显示:网
俄称中国ZBD-09战车采用
最新热门    
 
媒体称中国应提升国际话语权应对间谍门风波

时间:2009-12-17 11:25:47  来源:西陆军事

资料图:2007年8月26日,德国杂志《明镜》封面上,一个黄色面孔的人从幕后向外窥探,封面故事标题颇为抢眼:"黄色间谍"。报道指责在德国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工业间谍活动与中国有关。     资料图:2007年8月26日,德国杂志《明镜》封面上,一个黄色面孔的人从幕后向外窥探,封面故事标题颇为抢眼:"黄色间谍"。报道指责在德国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工业间谍活动与中国有关。

  中新网11月30日电 香港《大公报》30日刊文《应对"间谍门"还须软实力》说,回首过去陆续发生牵涉中国的所谓"间谍门"事件,人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间谍门"都不可能熄灭。完全不必因"间谍门"而担心中国国家形象受损,相反,中国声音没有获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欠缺才是动摇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

  文章摘编如下:

  过去两三年,中国内地各电视台接连播放的关于间谍类型的电视连续剧可谓层出不穷、遍地开花,如今又开始向大银幕的电影方向发展。间谍类型的影视剧如此被热衷,显然是源自或收视率或票房因素的思考──因为这类噱头似乎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   其实,中国影视剧的间谍热潮并非自己独创,只要感受一下汤姆克鲁斯所扮演的《谍中谍》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并不断拍摄续集的事实,世人也就应该能体察到商业因素对其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不仅在中国得到体现,相信在其它地区也同样在发挥效应。

  冷战思维催生"间谍门"

  但有意思的是,这类源自商业动因的间谍影视剧却正在向实际的国家间关系拓展。英俄之间不仅因为间谍事件而发生过相互驱逐外交官的行为,甚至还因为俄变节特工利特维年科在英国中毒身亡而令西方媒体对个中原委做出过虽能吸引眼球但毫无意义的各种猜度。

  至于过去若干年来所陆续发生的牵涉中国的所谓"间谍门"事件,则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端地步。而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日前公布的相关报告已再度强调了中国"间谍行为"对美国安全的危害。至于其中所罗列的大量数据,则更是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这份长达367页报告所大肆渲染的事态,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王宝东已对有关说法坚决予以否认。王宝东称这些指称"毫无根据、空穴来风、不负责任",并指该报告称中国加强海军建设是为了挑战太平洋美军,这种说法是"冷战幻觉"。毫无疑问,王宝东抨击该委员会年复一年地抛出一些不实指控"旨在误导美国民众"。

  当务之急提升"话语权"

  其实,在笔者看来,即便坚守冷战思维,一些国家也无须利用所谓的"间谍门"来说事。世人必须意识到,且不说间谍事件在冷战期间层出不穷,即便到了以和平发展为主旨的今天,类似事件超乎寻常地频频曝光,实际上都不会对既有的国际格局造成实质性改变。

  回首过往历史,人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间谍门"都不可能熄灭。当然,不论"间谍门"的作用对象是军用还是民用,也同样会在将来的进程中继续呈现。

  所有事态表明,中国学者完全不必因为刚刚发生的事关中国的"间谍门"而担心中国的国家形象受损,相反,中国声音没有获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欠缺才是动摇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情况很清楚,如果面对恶意攻击而中国无力反击、也就是没能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又如何实现和平崛起?要知道,崛起既有硬实力,同时也有软实力。(邱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