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史 >> 正文
外媒称中国今年10月秘密
《中国军队》杂志2010年
皇帝、官员、胥吏:究竟
1894年《纽约时报》:中
中国蓝盔部队:在非洲他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指挥员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和中国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智利
中国第四代战机什么样?
李大光:中国和平利用太
最新热门    
 
中国从美国引进6千万次计算机曾遭克林顿阻挠

时间:2009-11-26 11:57:35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象中心的大楼。在几个小时的长谈中,关于大气科学本身,关于李院士的科研生涯,以及由其个体生命历程中折射出的中国大气科学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我,以及那些和我一样对中国气象历史知之不多的读者而言,犹如开启了一道历史的大幕。这大幕的背后,有中国气象历史发展的辉煌,有和西方大国斡旋争斗的刀光剑影,更有无数中国气象科学工作者的辛劳和心血。

“我的运气一直很好”

在正式进入谈话之前,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细心的李泽椿对我这个“外行”做了一番解释和界定,算是这次采访的“入题话”。“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在大气科学工程化中做了一些工作”。气象因为没有国界,涉及的面很广,诸如如何组织大气探测,探测来的资料如何传输,如何经过处理加工,变成老百姓所需要的天气预报信息,如何发布出去,让老百姓和政府接收,做到有效预防天气灾害,并且利用天气的变化情况搞好生产。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之外,还有一个做好服务的问题。这就使得大气科学必须工程化,要建立起一套探测系统和加工系统。李泽椿所处的工作环节是最后的处理加工系统。“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最后做预报环节上最主要的一点——数值天气预报”。

的确,我们回头来看他的科研生涯,每一个重要的人生关口,每一次重要的科研成就,无不和天气预报相关,无不和现代化业务系统的建设相关。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和主要完成人,在几十年的气象科研工作中,李泽椿率领广大科技人员,建成了我国首个短期(1到3天)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并相继组织建立了国家级中期(3到10天)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有限区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台风路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使得我国的数值预报业务形成规模,跻身于国际气象学大国之一。

“我开始做这个工作,在国家气象中心,当时只知道努力地一步一步去做,现在回头去看觉得确实挺重要的。”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李泽椿和他的科研团队,首先是推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建设,构成应用部门的系统,形成自动化。第二,从研究范畴跃进到业务范畴。第三,预报员在思维方式上转向科学化。

李泽椿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己为”四个方面的因素。他说,他所从事的是国家、人民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为天时;碰到好领导,给了创新性的任务,给了信任和实现的条件,此为地利;人和,他跟同学同事的关系很好。当年李泽椿在职权范围内,破格将一些没有学历和外文基础但实际业务水平很高的工人评上工程师,至今还为人感念。己为,“凡事尽力去做”。在北大念了10年书,虽然处在动荡的年代,但还是利用间隙学了不少知识,学会了分析问题、抓重点,也养成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敏锐性。这些,在他整个的科研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在这个领域后来成为院士,周围人认为我做了不少工作,我觉得自己是非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