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史 >> 正文
南京军区某旅复杂电磁环
南京军区装备部“巡诊”
南京军区驻闽某团丛林深
南京军区部队创新夜战指
南京近20万人次参观赴日
南京将出版抗日航空烈士
史实表明南京保卫战11名
图:南京军区某部进行步
南京军区步坦协同演练进
销毁日军“遗毒”为何选
最新热门    
 
南京浩劫:国民党将领唐生智不同意撤退(图)

时间:2010-9-15 11:31:57  来源:新华军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是一座以陵墓为胜迹的城市,明孝陵、灵谷寺、雨花台、中山陵,还有吴王坟、南唐二陵、六朝王陵。自从2400年前越王勾践在秦淮河边修筑越城后,这里战火连年,烽烟不绝:楚胜越,晋灭吴,隋亡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虎踞龙蟠的石头城诸侯争斗,帝业兴衰,六朝金粉,灰飞烟灭,只落得秦淮水寒、钟山荒丘。

    这也是一座延续盛世繁华的城市,直到1937年,依然是一副兴盛的景象:夫子庙前游人如织,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空蒙的烟雨笼着秦淮河水,紫金山、玄武湖、古城墙尊贵依旧。那一年的盛夏,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一个民族的沉寂,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序幕。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几个月的时间,南京,这个位于长江之边的城市,遭受了一场莫大的浩劫。

    日军占领前的南京城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展开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13日,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11月12日,上海失守,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守不守南京?这成为当时军事上的棘手问题。国民党政府中大多数人认为,今后将进入持久抗战的局面,从长远和全面的观点着想,应以保存力量为上,主张原则上不守南京,只用少数兵力做象征性守卫。

    然而,国民党将领唐生智却不同意撤退,他认为南京是首都,也是孙中山先生陵墓所在,守南京方足以表现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并可牵制敌军的兵力。到18日晚最后一次会议,蒋介石表示:“南京是我国的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对全国人心也有重大影响,完全不守是不可以的。”唐生智自告奋勇:“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誓与南京共存亡。”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同时唐生智就职,组织司令部。守卫南京的部队共约7万人,后来又增加兵力4万人。然而,这些人中很多是新兵,连枪都没有摸过。12月1日以后,南京的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南京人口由淞沪会战前的100万人降至30余万人。

    另一方面,经过淞沪会战三个月鏖战,日军也损失很大。日本参谋本部原计划让在上海的日军“凯旋归国”,并没有进攻南京的计划。然而日军中下级军官不愿就此罢休,11月15日的日军第十军军团扩大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日军经过数月连续作战,此时几乎没有后勤支持。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

    12月8日,日军已经占领了南京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三面包围,南京守军的唯一退路只剩下北渡长江。12日,雨花台陷落,日军迅速以重炮向中华门袭击,对南京城的攻击达到最高潮,我守军第八十八师抵挡不住,撤离中华门。至此,南京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卫戍司令长官部认为战局难以挽救,遂于12日下午5时召开会议。唐生智提出分路突围的计划,大家均无异议。命令占领挹江门至幕府山一线的第三十六师负责掩护长官公署及直属部队渡江,其余部队一概不许渡江,按照长官部指定的方向突围。会议之后,唐生智等立即开始渡江,但各部队均不遵令突围,企图觅船过江,只有第六十六军军长叶肇、第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执行了这个命令。12日晚,挹江门下关一带极度混乱。

    据国民党将领宋希濂回忆,下关浦口间原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约需时45分钟。那时下午5时就天黑了,早晨要到7时才天亮,即夜间有整整14个小时可以航行(因白天敌机活动频繁,不敢开行)。如果卫戍司令长官部的运输机关能确实掌握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3万人过江,然而,他们却让这两艘渡轮开往汉口去了。留存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两三百只民船,要过江的人太多,船只却太少,各部队为抢船甚至发生枪战。

    12月13日一早,日军吃惊地发现,曾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忽然全部退走,于是轻易冲入南京城内,南京大屠杀由此开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