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五言律诗 秦州杂诗
  • 五言律诗 禹庙
  • 五言律诗 望秦川
  • 五言律诗 同王征君洞庭有怀
  • 五言律诗 渡扬子江
  • 五言律诗 幽州夜饮
  • 五言律诗 宿云门寺阁
  • 五言律诗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五言律诗 临洞庭上张丞相
  • 五言律诗 过香积寺
  • 最新热门    
     
    郭沫若的剧作《武则天》是“吹捧江青”吗?

     

    黄侯兴 

      《新文学史料》1998年第1、2期连载了黄伟经先生整理的《文学路上六十年——老作家黄秋耘访谈录》,读后颇受教益。年届八旬的黄老是我所敬重的前辈作家之一。他不仅散文写得好,人品也是有口皆碑的。不过,在这长篇“录音访谈”中,黄老谈到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我觉得有失偏颇,现斗胆提出,以求赐教。  

      黄老说:“我看,无论在学术上、文学创作上,郭老是我们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他一生主导的方面还是爱国主义。当然啦,他后来做的好些事情,很令人失望。刚才讲到的李杜之争,对郭老来讲,是个很小的问题啦。比如六十年代初,他发表了历史剧本《武则天》,歌颂中国唯一的女皇,谁都看得出来:他这是借颂扬武则天在吹捧江青啦!对江青其人,郭老又不是毫无了解,以郭老的地位,他何必去吹捧她呢?而且,他这样捧江青,也捧得很肉麻!……”

      把郭沫若的《武则天》说成是“吹捧江青”的剧作,总要有事实根据,否则是无法使人信服的。

      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初稿系五幕剧,完成于1960年1月10日,发表于同年5月号《人民文学》杂志;后几经修改,于1962年6月20日定稿,改为四幕剧,于同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郭沫若为什么要写历史剧《武则天》?他的创作动机是不是带有明确的*功利的目的性,即“借颂扬武则天在吹捧江青”呢?

      根据可查的史料,我们知道,郭沫若萌生创作《武则天》的念头,始于1959年6、7月间。1959年6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