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千年前古罗马亚洲远征军最终归宿是甘肃骊靬吗
  • 重庆发现明代石质买地券 鬼魂阴间“划地盘”?
  • 刘勰死后千年谜解开 韩国定林寺是仿南京而建?
  • 贺龙儿子缘何从“贺雨生”改为“贺鹏飞”
  • 山西将军岭下的惊人发现:长平之战尸骨坑遗址
  • 黄克诚将军为何规定“28岁5年革命史才准结婚”
  • 知识分子的开国盛典日记:精录领导人发言时间
  • 南朝狂狷诗人谢灵运:中国史上发明才高八斗的人
  • 胡同是“呼和浩特”的谐音?胡同由来的三种说法
  • “千里送鹅毛”一词由来:原本要送的是天鹅
  • 最新热门    
     
    陈寅恪应该读作“陈寅确”还是“陈寅克”?

     

      文/孙善春

      陈寅恪与小野洋子?有什么关系?仿佛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两个名字。

      读点书的人大约都知道,陈寅恪可是个超重量级人物,断断轻乎不得。老实说,这座中国现代学术的高峰已经快成为一段传奇;在这个据说真正学术并不让人满意的时代,有能力看清陈氏这座高山窥其堂奥的人物都已消失,更不要奢望谁来跟他平起平坐,像现今时兴的那样“对话”一番。传奇来传奇去,“陈寅恪”这三个字都与众不同起来。

      怎么说?听学术界人士谈论这位大师,您会发现一个现象:大伙都一窝蜂地将大师的尊讳念成“陈寅确”;这个“恪”字理应读如“克”音,怎么会读成“确”呢,实叫人大惑不解。如果您不但不解,而且有勇气———据我浅识,有这勇气者实在太少太少———将这不解表达出来,长者们就会开导你,说读成“确”音是古音,或是客家音(也还是古音);而读成“克”音是不应该的,面对学术大师,我们应用更为复杂精确的学术态度面对,这自然不是一本《新华字典》能解决得了的。搬出陈氏本人在欧洲大学注册的西文名字,发音亦当为“克”,证明大师也是把自己的名字读成“克”的,但这并无用处。又有学者做翔实考证,主张这个“恪”字是不能读成“确”音的,却显得无事生非,亵渎大师圣名了。于是乎,大伙儿就“陈寅确”这样一路“确”下去,也算是学术界的一个怪现状。

      再看看艺术界。去年上海双年展,列侬的遗孀本来说要亲临上海,因此备受关注,各大报章均有报道。可是,如果你稍稍留意,就会大感迷惑:提到这位女艺术家时,这报纸上写成“大野洋子”,那报纸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