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旅美中国学者揭秘染色体 欲解人类衰老之谜
  • 前苏联海军35年前将20枚核弹头遗留在意大利
  • 我国将建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 设计方案已完成
  • 中国考古简讯:秦始皇去世地沙丘平台遗迹尚存
  • 专家考据添新证:曹雪芹曾写过另外一部著作
  • 《谁杀死了斯大林》:斯大林死因的最新分析
  • 克格勃档案:前苏联曾向意海岸投放20多枚核鱼雷
  • 蜀中因何无大将? 皆因诸葛亮不是一个好领导
  • 周总理的讣告是怎样起草的:在生前即准备初稿
  • 中国科学家在河北丰宁发现世界最原始的鸟类化石
  • 最新热门    
     
    核“边缘力量”鲜为人知 希特勒曾拥有原子弹?

    军。

      据卡尔施的考证,德军方的核技术研究设施最初分散在各地,后来由于盟军打到了德国本土,项目负责人便把部分研究人员集中到图林根的施塔蒂尔姆,同时,还把研制-所需的一批材料也运到了该地。当时,纳粹的科研人员在一所学校的楼房里进行了反应堆试验,并在那里制造了几件-,其中之一就是日后在奥尔德鲁夫引爆的那颗原子弹。

      目前,卡尔施的论断已得到某些专业人士的认可。例如:美国历史学家马克·瓦尔克为之提供了一些有力的证明。而瓦尔克本人也撰写了一部关于纳粹核计划的专著。他指出,过去人们一直都把关注点放在以海森堡为首的研究小组里,但卡尔施另辟蹊径,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德国核研究的“边缘力量”。

      核弹杀伤力在500米内

      卡尔施认为,这颗核弹的-当量非常小,只在方圆500米的范围内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其原因是纳粹当时尚未掌握足够的核材料。卡尔施估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当时德方设计人员采用了空心装药的结构,这种炸弹填充的铀要比后来的核弹少得多。

      当年目击者见证战俘尸体被焚

      新书出来后,德国《焦点》杂志率先报道了此事。随后,一位名叫苏采克的前纳粹军官站出来,表示可以证实卡尔施的论断。据这位84岁的老人回忆,1944年,纳粹部队曾在德国吕根岛试爆了一颗原子弹。当时,戈培尔的纳粹宣传部还特邀了一批外交官前往观看,苏采克就是从某位外交官处听到这个情况的。

      上个世纪60年代,东德当局曾在图林根的阿恩施塔特地区搞过一次地方史调查,而卡尔施新近发现的纳粹原子弹结构图即是在这次调查的档案中获得的。另外,除了维尔纳太太这样的核试验目击者,当地还有一位叫瓦克斯穆特的工人也有类似的回忆。他对试爆后的可怕情景做了如下描述:-后,党卫军命令工程人员将附近一个农舍的木料搬来,堆积在靶场上,然后将许多被严重灼伤至死的尸体放在上面焚烧。这些死者估计都是被关押在奥尔德鲁夫集中营的战俘或囚犯。纳粹把这些人赶到试爆场,目的是确定核-对人体伤害的程度。因此,这批人也可以说是-的第一批受害者。

      -地土壤有铀235成分

      另外,卡尔施认为,当地的土壤分析也可给自己的结论提供佐证。近年来,德国吉森大学、马堡大学以及设在布伦瑞克的德国联邦物理技术局先后在这一地区进行过土壤分析。由于核反应可产生铀235以及衍生物——铯137,而在奥尔特鲁夫,这些放射性同位素明显可见。至于它究竟是核-产生的后果还是源于其他原因,目前尚难做出定论。不过一些专家已经排除了此地受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的可能性。马堡大学放射化学教授勃兰特认为,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然释放了大量的铯137,但它的扩散形态应该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奥尔德鲁夫地区,人们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其浓度在100米内出现明显变化,由此可见,这些放射性物质并非来自切尔诺贝利。于是勃兰特也认为,奥尔特鲁夫地区确曾发生过核-。

       

      通过调查,卡尔施还发现了一些新情况。至少在1944年,纳粹建造的反应堆还在运行。因为人们在当年的反应堆废墟中发现了含有铀和钚的熔渣。它表明,这里确曾进行过核反应。

      (本报慕尼黑3月23日电)

      环球揭秘

      “纳粹政权在灭亡之前已经拥有了原子弹!”最近出版的新书《希特勒的炸弹》提出了这个翻案结论。1938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核裂变。此后,一批德国科学家在纳粹的命令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但是直到二战结束前,纳粹始终未能掌握真正的“核力量”。这是迄今已经“板上钉钉”、世人公认的史实。但是莱纳·卡尔施在《希特勒的炸弹》中试图通过一系列证据推翻这桩铁案。卡尔施的新发现犹如点燃了一根炮捻,立即在德国史学界引起一声巨响。有人认为,如果卡尔施的结论成立,那么“第三帝国”以及世界核技术发展史就得改写。

      (文汇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