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红楼梦》秦可卿出身相当高贵 被贾府秘密收养
  • 宁夏发现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图)
  • 贵州黔西发现由11座汉墓组成的大型墓葬群[组图]
  • 西藏十大“神秘事件” 世人无法解开的谜[组图]
  • 央视新址挖出野牛化石 经鉴定为几万年前(图)
  • 神秘文件揭开拉丹家族史 父亲祖父均死于坠机
  • 贵州黔西汉墓群出土大量精美文物[组图]
  • 探秘中国三峡博物馆 哪些是“镇馆之宝”[组图]
  • 女书保护现曙光 湖南千家峒发现新女书传人(图)
  • 百年惊世发现难进展 甘肃简牍学研究陷入冷寂
  • 最新热门    
     
    防范劫持人质 2000年前汉代为“反劫质”立法

     

    劫持人质、以人质的生命相威胁,以求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的犯罪行为,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古人称之为“劫质”。出于打击、防范此类社会犯罪的需要,国家有必要制定出专门的法律条文。较早的“反劫质”立法,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前期就已经以相当成熟的形态出现了。

    读前几年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在《二年律令·盗律》中,赫然有这样的内容:“劫人、谋劫人求钱财,虽未得若未劫,皆磔之;罪及妻子,以为城旦舂。其妻子当坐者偏(徧)捕,若告吏,吏捕得之,皆除坐者罪。……相与谋劫人、劫人,而能颇捕其与,若告吏,吏捕颇得之,除告者罪,有(又)购钱人五万。所捕告者多,以人数购之,而勿责其劫人所得臧(赃)。所告毋得者,若不尽告其与,皆不得除罪。诸予劫人者钱财,及为人劫者,同居智(知)弗告吏,皆与劫人者同罪。劫人者去,未盈一日,能自颇捕,若偏(徧)告吏,皆除。”仔细研读,这一立法很有深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首先,它对“劫持人质”之罪的惩罚是极为严酷的。触犯此罪者,包括只是有此图谋而尚未实施犯罪者,都要处以磔刑———尽管都是死罪,但它要比弃市、腰斩更为酷烈;而且案犯的妻子也要被株连,罚为刑徒。其次,为了防止群体性的劫持事件发生,立法导入了“离间”之术,鼓励劫持者的同伙自首并检举其他犯罪者。赏格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免罪,可以得到高额的赏金,可以不追还在劫持中所得的赃物;但是对同党举报不彻底的,则不能享受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