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昆仑山下流水古墓群 揭开原始社会丧葬习俗之谜
  • 岳飞的死是时代的悲剧:秦桧是个大大的忠臣?
  • 李自成到底有没有死于九宫山 奉天玉和尚又是谁
  • 可怕的病毒性传染病“埃博拉”传播起来迅如闪电
  • 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体系仍有1250个字存活
  • 加加林是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吗?(组图)
  • 郑和下西洋难道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 武则天真实面貌能否复原 千古之谜待后人(图)
  • 朝鲜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女子 长今是否真有其人
  • 武则天墓里究竟有多少文物宝藏 最少有五百吨
  • 最新热门    
     
    圆明园遗物深藏静海寺18年 可能是英国人扔下

    代建筑小品中须弥座的一种表现形式,静海寺保存的这对露陈墩高约68厘米、上直径为60厘米,下直径略宽,表面光洁,上下两端宽、中间束腰,其形体呈“工”字形状。

      在这对露陈墩的最上方的边上,雕有周边循环的回纹,而在中部束腰部分则雕有卷心草纹样,而在上下两端及束腰的交接处,则以浮雕的形式装饰上连绵不断的莲瓣纹,露陈墩的最下方除了回纹图样外,还雕有彩云及蝠纹。

      另一对被称之为云柱的建构构件则更能让人产生惊艳的美感,1.3米的高度上柱顶雕为桃状,下面的圆形石柱上满雕云纹,如盘龙交错,层层叠叠,立体感极强。

      相对于露陈墩及云柱的精美,两块各雕有龙凤的护板毫不逊色,雕龙画凤,气势不凡。

      特征显示出自皇家据了解,露陈墩作为圆明园的遗物,全称为“露天铜陈设石座”,专供庆典、节令时摆放青铜器物之用。

      过去在颐和园和紫禁城内都有很多的露陈墩,每当清廷举行重大庆典时,上面都要摆放上精美的青铜器,以增添皇家园林的华贵与威严。

      那两根云柱,记者查阅了很多资料。云柱其实是望柱的一种表现形式,望柱在古代多用作宫殿或陵墓前的装饰,以衬托宫殿或陵墓的气势。

      清代之前的望柱一般都较为简单,如明孝陵的望柱只是简单的一根顶部有环饰的石柱。

      清代的石雕工艺得到很大的发展,望柱的雕刻也越发精美,眼前这两根云柱上的云饰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如此的手笔和气度恐怕只是皇家的宫殿园林才能享有的。

      至于两块文饰精美的护板,因为雕有龙凤之物,极具皇家特征,不会是民间之物。

      芦苇荡中拖回露陈墩虽然这批石雕构件造型精美,但究竟是如何得到专家认定,最终确认为圆明园遗物的呢?年过六旬的原下关区文化局副局长、文管会主任张亚夫先生是当时的鉴证人。

      张老先生告诉记者,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文物普查。

      作为下关区文物普查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他在普查中了解到有人在下关江边的芦苇滩里发现一对石礅。

      “位置就在龙江桥的西侧,靠近今天的724厂宿舍区。”赶到现场后,张亚夫发现这个石礅质地细腻,雕工精美,非常典雅,不像是一般的民间石雕。

      于是,在护桥部队的帮助下,文物普查队的工作人员将一对石礅转移到下关区文化馆内专门用于摆放普查文物的“文物坪”内,同时把情况向南京市文物普查小组作了汇报。

      在后来的普查中,张亚夫又陆续在下关江边发现了一对云柱和一些形态精美的护板。

      大胆估猜最终证实谈起对露陈墩的考证,张亚夫显得十分激动。发现露陈墩之初,他凭着直觉感觉这对石礅的不同寻常,于是便开始查阅资料并将情况与中山陵的文保专家刘维才老先生进行了交流。

      最终大家一致判定:这对石礅与清代皇室有关,甚至就有可能是从被毁坏的圆明园中流失出来的。

       

      为了验证推断的正确性,在时任南京市文物普查小组综合组负责人韩品峥的支持下,张亚夫和同事小陈绘制了大量的草图、拍摄了石礅各个角度、局部的照片来到了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求助。

      在他们的介绍下,张亚夫找到了圆明园遗址管理处的文保专家,经过他们的研究商议后,一致认定这对雕工精美的石礅确系圆明园流失遗物,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露陈墩”。

      露陈墩差点漂洋过海清代皇家之物露陈墩为什么会在南京出现?又是怎么被丢弃在南京下关江边的芦苇荡里的呢?原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韩品峥给记者介绍了他们考证的情况。

      韩品峥说,圆明园遗物出现在南京的沿江码头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据他们考证,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舰及部队大量集结在南京下关江边上。考虑所谓的安全问题,英军从北京掠夺的一些重要文物很多集中到南京,由驻军负责安全,最后再集中运回本土。

      另外,发现这批圆明园遗物的下关江边码头以前正是英国人专用的。文物普查时之所以能在江边发现露陈墩等遗物,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英国人从船上扔下的。(作者:陶菲)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