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贵州洞穴石笋揭示16.23万年以来气候变迁
  • 日科学家观测到红外星系中心存在超大黑洞
  • “爬灰”一词原为何意? 源于王安石与其儿媳之事
  • 曹雪芹之子早已夭亡 偏僻农村何来曹氏后代
  • 解不开的龙游谜窟 1000平方米石室是古代陵墓吗
  • 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将恢复清乾隆时期原貌
  • 南京文物局昨公布:明城墙600年“长”了两公里
  • “红莲寺”原址常州 据传乾隆下江南在此被囚禁
  • 西安碑林一匾额为林则徐书写获新证
  • 沈阳民间惊现七色康熙圣旨 清史专家称十分难得
  • 最新热门    
     
    汉高祖身世之谜 刘母与陌路人逢场作戏怀上刘邦

    龙”是何人

      大凡开国皇帝的诞生,总会被后人编排出一些非凡的神奇故事来,以凸显皇帝出身高贵、皇权天授的命题。

      徐州师范大学71岁的老教授王云度对此作了长期的研究,他细读《史记》,潜心思考,终于从人们翻烂了的书页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秘密:刘邦其实是非婚生子,是在大家庭歧视的目光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正因如此,他才形成了与众兄弟迥然不同的豁达性格和反抗精神,较早走向社会,并进而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王教授说,统观《史记》,里面确实有一些关于部族先祖出生的神话,如记载殷的先祖契的母亲是吞食鸟卵而生等等,但他们都生活在远古蒙昧时代,当时实行的是群婚制,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下将其出生神化,是可以理解的。而刘邦则不同,他生活的年月早已进入配偶制的文明时代,这时的文人如要神化皇帝的出生,是不会在文字中留下直接的非婚生育的痕迹的。司马迁的描述则与众不同,他采取婉转的叙述手法,曲折地表现了这样的场景:雷雨交加的野外,刘母与一避雨的陌路人逢场作戏怀上了刘邦。这情景又恰巧被丈夫看在眼里。在这里,司马迁一面“神化”皇帝,一面依然坚持了自己的史笔原则。假如司马迁纯粹出于神化皇帝出生的需要,那就不会如此赤裸裸的记载刘母与“蛟龙”(他人)发生婚外性关系的真实情景了。

      看来,“蛟龙”确实另有其人。

      《史记》有证据

      王云度先生对秦汉史和徐州地方文化史情有独钟,有多种专著传世。记者问他咋会想到刘母婚外情这一节时他说,最初是1964年下乡搞四清时冒出了这一念头。当时他工作的那个村庄,有一名丈夫长期不在家的妇女怀了身孕,引起群众议论。在族人和村干部的再三质问下,她讲是在野外干活时,被陌生男子强暴所致。王教授说,农村居住和生产地点分散,在偏僻的地方发生这类事情是可以存在的。后来,在研读《史记·高祖本纪》时,他便跳出传统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解读刘邦出生的奥秘,这样一来,对文章中原先弄不明白的地方,也豁然开朗了。

      譬如,《史记》讲刘邦生得仪表非凡,却不讨其父亲太公的喜欢,常被指责为“亡(无)赖”,不能“治产业”。“及壮”,也就是到了30岁,才与好友一起“学书”,“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他的成长过程与诸兄弟截然不同,显示出他从小在家里是备受歧视的。太公亲眼见到妻子有外遇,这不愉快的情绪自然会发泄到刘邦身上。在这个大家庭中,连刘邦的嫂子也厌恶这个小叔。《史记·楚元王世家》里便有这样的记载,刘邦微贱的时候,曾为躲避难事,带宾客到大嫂家吃饭。“嫂厌叔”,客人来时,嫂子就假装羹汤已吃完,用勺子刮锅,宾客离去后,刘邦却见锅里有羹汤,“高祖由此怨其嫂”。直到当了皇帝,兄长的儿子“独不得封”,太公出面说情,才封了个具有讽剌意味的“羹颉侯”。因为“羹颉”并非县邑名,而是暗含当年长嫂佯为羹尽那件往事。

      王教授认为,正由于刘邦年轻时在家中得不到温暖,这才促使他投身社会,广交朋友,成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而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些与他后来出类拔萃、成就帝业有着直接关系。

       

      探索未终止

      王教授的独到见解引起史学界的兴趣与关注,国内一些学者对此表示赞赏,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尾形勇先生也来信称,王教授的观点使他“很受启发”。

      当然,也有学者不赞成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农民出身的刘邦当上皇帝后,其卑微的出身使当时许多封建贵族难以接受。刘邦的部下及其后代也需要神化刘邦,因为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或低级官吏,一步登天之后,也需要有维护其统治的舆论为之张目。《史记》那样描述刘母怀孕的情景,正是顺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司马迁来说,他与当时的儒士们一样,要服务于皇权,积极参与对刘氏家族的造神运动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史记》、《汉书》对刘邦出生的记载应是神话,这在古代史书中并不鲜见,对此应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细致探究。

      胡连俊真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