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纽约新见两件镶嵌铜牌饰辩伪
  • 关于判定聚落面积、等级问题的思考
  • 再 谈 标 本
  •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引进及其传统
  • 新论摘要——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
  • 新论摘要——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
  • 新论摘要——晋南 夏墟 考
  • 考古学译介的第二次浪潮——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有感
  • 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先秦失蜡法之一器例
  • 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与 赠尚衣奉御 的性质
  • 最新热门    
     
    卡塔尔·休玉考古的新进展

    。他的目标之一是探索9000年以前该遗址所看到的男女地位问题。具体说来,该遗址出土“母神像”,那么这个时期是否如我们常说的属于母系社会或者母权时代?他们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先说饮食,如果男女的地位明显差异,首先也许应该表现在饮食上,假如男性或女性有支配权,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某些特殊的食物比如肉,那么在骨骼上就该有所表现。英国考古学家对出土人骨同位素的分析表明,男女之间的同位素看不出任何统计变异,说明饮食的差别不大;另外一些学者对人类牙齿磨损方式的分析,也表明男女之间的差别不大,尽管女性比男性的牙洞更多。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男女分工显著,那么也应该在他们的骨骼上留下痕迹。研究者发现,在男女两性的肋骨内侧,都能发现线状的黑色沉淀物,经分析明确为碳。因为当时的人们住在只有天窗作为出入口的小房间里,屋内空气流通不畅,烧饭或者取暖的烟雾就会长期留在屋内,严寒的冬季人们呆在屋内的时间很长,从而不可避免地在人们的肺部留下烟熏痕迹。人死埋葬和尸体腐烂以后,这种烟炱就沉积在了肋骨的内侧。男女的肋骨内侧都有碳沉积,说明男女在室内停留的时间一样长,女人也许不像我们通常设想的那样呆在家里的时间比男性更长。研究还发现,男性确实比女性要高一些,但是差别很小。相反,就身高而言,女性要比男性肥胖一些,因此研究者认为肥胖的“母神像”也许确是历史的某种写真。但是总体说来,男女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都看不出差别来,也没有证据显示两性有专业的分工。研究者不否认男女确有分工存在(比如生孩子及因此带来的母婴死亡现象),但是基于分工造成的男女地位差别,却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
        该遗址的人多埋在屋内,有的人是整尸,有些则在埋下一年以后被割下头颅,割下的头颅用于祭祀。研究发现,这些被割去头颅的人,可能是家庭或者家族的“首领”。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说明男女两性都有资格成为祖先,也就是说家系可以通过男性也可以通过女性传下去。埋在室内关键位置的那个人,同样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对墓葬位置、方向、随葬品的考察也表明,性别在规定社会角色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研究者还注意到象征物的区别,比如室内壁画都是表现男性,连动物也大都是表现雄性;镶嵌在墙上的动物角也多是公牛和公羊的,遗址还发现集中大型野生雄性动物的骨头遗存,因为它与日常生活的动物骨骼遗存不同,所以推测前者为举行某种宴会的遗迹。而壁画所描绘的情形,也被认为是跟举行宴会的仪式有关。因为同位素分析显示男女的饮食差别不大,研究者推测女性也能参加宴会,只是不能表现在壁画上。但是怎样解释那个坐在猎豹(见该书第45页)身上的“母神像”(见图)?研究者承认这是一个没有疑问的女性雕像。在最近的发掘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仅有2.8厘米高的女塑像,背后还嵌着一颗种子,这被认为是女性与植物之间关系的体现。那个坐在猎豹背上的母神像,也是在一个室内谷仓发现的,因此也被认为体现了女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但是,整体而言,壁画和其他艺术象征并不体现农业的重要性。出土“母神像”的地层都晚(共18层,延续1200年之久;母神像出在最晚的三四层中),尽管这时候农业生产已经存在许多世纪,但是壁画仍以表现宴会和野生动物为主,只不过这时候表现女性和植物的象征物已经出现。这大概说明时代的变化,因为在晚期地层中也在屋外发现大型的灶(可能说明食物的专业加工)和某些石器和陶器生产的专业化迹象。
      上述种种证据表明,距今9000前的卡塔尔· 休玉遗址,既不是母系社会,也不是父系社会,性别也不是社会角色的决定因素。男女都可能承担许多不同的角色,男性也许是壁画描绘的宴会主角,但是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支配其他的领域。男性的这种支配地位在农业生产成为主角以后,才可能开始受到挑战。
      这个最近的研究实例相信在未来新版的《考古学》中一定会有体现。它从不同方面对史前男女地位的分析表明,考古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幻想的领域,不同领域的专家结合起来,在一个设计合理的课题指导之下,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考古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期待着中国考古学在这些案例的启发之下,能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2007.2.2第七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