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卡塔尔·休玉考古的新进展
  •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元代水闸遗址
  • 从陶寺遗存看中国早期国家之形成——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五
  • 从国际上考古遗址展陈方式的变化趋势引发的思考
  • 新论摘要——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
  • 新论摘要——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
  • 新论摘要——晋南 夏墟 考
  • 考古学译介的第二次浪潮——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有感
  • 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先秦失蜡法之一器例
  • 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与 赠尚衣奉御 的性质
  • 最新热门    
     
    杀 矢 考

     

     杀矢,是《周礼·夏官司马·司弓矢》列举的“八矢”之一。八矢者,枉矢、絜矢、杀矢、鍭矢、缯矢、茀矢、恒矢、庳矢是也。杀矢为何?《考工记·矢人》有一段文字:“矢人为矢,鍭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郑玄订正:茀当为杀,杀当为茀。全文大意为:鍭矢、杀矢,全矢长度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重量相等;兵矢、田矢,全矢长度前五分之二和后五分之三重量相等;茀矢,全矢长度前七分之三和后七分之四重量相等。矢镞形制,《考工记·冶氏》谓:“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镞身长、围长都是一寸,合今2.31厘米;铤长10倍于镞身长,合今23.1厘米:可见杀矢的铤部是很长的,重量相对较大,装在矢笴上,则全矢前段增重较多。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考古发现的青铜矢镞可概括为四种基本形制:双翼镞、三棱镞、教练镞和弋射镞。教练镞没有锋刃,镞身有做成圆柱体、葫芦形等形状的,主于训练射技;弋射镞锋刃下有一半环形钮,可穿上丝缴、猎取空中飞鸟:这两种都不属于主要形制,数量上只占很小比例。双翼镞是从夏商时期延续下来的形制,到《考工记》时代已经沿用了十几个世纪,双翼镞一锋两刃,刃末还有一对后掠的倒刺,长期以来作为唯一的主要形制。随着防护装具——甲胄、盾牌的改进和普及,双翼镞的有效性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双翼镞的铤部长度一般不超过镞身长度,鲜有长铤者,更无铤长接近或超过镞身10倍者。
          针对交战对象防护能力的提高,三棱镞异军突起。三棱镞三个刃的间距几乎完全相等,实现了锋利度和自身强度的最佳统一,穿透力较双翼镞大幅提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