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卡塔尔·休玉考古的新进展
  •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元代水闸遗址
  • 从陶寺遗存看中国早期国家之形成——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五
  • 从国际上考古遗址展陈方式的变化趋势引发的思考
  • 杀 矢 考
  • 完全正交摄影在考古绘图中的应用
  • 新论摘要——晋南 夏墟 考
  • 考古学译介的第二次浪潮——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有感
  • 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先秦失蜡法之一器例
  • 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与 赠尚衣奉御 的性质
  • 最新热门    
     
    有关横水大墓的两个问题

    中期以前晋国的疆域”等,相信看到文章的先生,不会以为我们认定横水M1、M2的年代为“西周晚期”的。


      李先生据《元和姓纂》:“崩阝氏,出自伯絮,国在虞、芮间。”考证“虞国在山西平陆,芮国在陕西大荔,虞、芮之间的倗,国境延伸到绛县西部横水一带,是合理的。”在我看来,“崩阝”如果理解为与虞、芮一样的国家,则“崩阝”在“虞、芮之间”,这话本身已错。大家熟知的商末,古芮国和东邻虞国,为了边界土地的归属问题,久而未已,遂去找周文王裁定。《史记·周本纪》:“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诗·大雅·绵》有记:“虞、芮质厥成”。两国之间不可能再冒出有一个倗(崩阝)国,不管虞、芮在商代,处于今山西或陕西。
      要按《水经注疏·卷四》的说法:“河水又东,左合一水,其水二源疏引,俱导薄山,南流会成一川。其二水之内,世谓之闲原,言虞、芮所争之田,所未详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又,谢鸿喜先生在《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考证为今平陆县洪池垣。如果《元和姓纂》所指的是商代的话,“崩阝氏,……国在虞、芮间”,就只能建在“闲原”里。如果是西周,“虞、芮之间”离横水一百多公里,够远的,且有中条山阻隔,其北还有魏、荀、董等国,“崩阝”国境不会越过这些国家延伸到此的。
      《元和姓纂》是唐朝林宝编撰的,1233个姓氏。唐代对于西周的史料,掌握的不比我们现在多多少,倒是今天这么多铜器铭文,在唐朝是没有的。有些如周宣王封杨等史事,现在证明是正确的,其他问题未必就一对俱对。再说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也是参考《元和姓纂》的,“崩阝”的问题,可谓一错再错。倒是可以理解为“崩阝”,作为一个家族名(氏),在虞、芮两国皆有其成员,还说得过去。
      《国语·郑语》云“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李先生“大胆猜想,隗就是媿姓的倗(崩阝),不过是一国两名”,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倗”作为行辈名、国名、家族名、地名之义的器铭,不算横水者也有12件之多,其中肯定有作为倗国的国名如“倗伯”者。既然称“伯”,就是周所封,周末周幽王八年的“史伯”,应该知道。“隗”自王国维以来,一直认为是“怀姓九宗”的“怀”,有可能是与“怀姓九宗”一样的历史背景,不为周所承认和管理,或与周的关系比较疏远,还没有通用或正式的国号,只能以姓氏代替了。即便这样,也绝不可能是已经达到“约定俗成”的——“倗”这个国家了。
      这篇小文是我于2006年2月6日完成的,但由于我在《元和姓纂》没有查到崩阝氏,一直不敢轻易定论。《中国文物报》12月8日发表了李零先生的《冯伯和毕姬——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M2和M1的墓主》,得知:崩阝氏,《世本》佚文作“出自伯絮,国在虞、芮间”。得释然后,略加修改。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