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自然环境变化对文化演进的影响
  • 新论摘要——《高祖、亚祖、王父考》
  • 从陶寺遗存看中国早期国家之形成——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五
  • 从国际上考古遗址展陈方式的变化趋势引发的思考
  • 杀 矢 考
  • 完全正交摄影在考古绘图中的应用
  • 有关横水大墓的两个问题
  • 新论摘要——唐宋时期 道 “路”制度区划理念变迁论略
  • 长城雁门关段要保护哪些历史文化特色
  • 龙门古阳洞孙秋生碑的新认识
  • 最新热门    
     
    也谈姜子牙钓鱼的史影蠡测——读陈星灿先生之《考古随笔》有感

    土!
           陈先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纸盆、火盆和陶器的起源。同时又从民族学资料,谈起姜子牙钓鱼是否确有其事?受两文的启发,笔者在此也谈点自己的成长锁事,以作呼应:
           笔者的家乡在豫南农村,家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到农历三、四月份,到处都是水田,孩子们就开始在田里掏黄鳝,但掏黄鳝可是个“技术活”。我们那里有个俗语,“三月捻子,四月钩,五月黄鳝用手抠”。黄鳝属冬眠性动物,三月刚刚复苏,因而十分饥饿,这时我们小孩掏黄鳝,只要把蚯蚓穿于麦秸秆正中对折,放在黄鳝洞口,轻轻搓动,这里黄鳝就会突然从洞中钻出,咬住麦秸秆不放。我们只要把黄鳝拉出即可,有时根本不用再用另只手就能抓住一条又大又瘦的黄鳝。我想这也与姜太公钓鱼有异曲同工之妙。与陈先生提到的云南布郎族人钓红尾巴鱼极为相似。到了四月,黄鳝已是肚满肠肥,要想抓可不容易。这时只能用铁丝制成的钩穿上蚯蚓,在洞内百般引诱,才可钓到一条。五月正是黄鳝产卵之时,它在洞内不吃也不动,但只要洞口一有动静,多半会窜出,不是吃食,而是咬人。笔者就曾被黄鳝咬住不放。这时,小孩掏黄鳝根本什么都不用,只要把手伸到洞口多捅几个,保证它会出来,当然这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这是小时的趣事,顺便也来凑个热闹!以此可让有兴趣者对姜太公无钩钓鱼法有进一步的认识。
           《史前人的节约意识》一文中提到史前人十分注重节约,我想不光是史前,到殷墟时期也是如此。殷墟时期的玉料十分珍贵,因此,哪怕是再小的边角料,时人也会加工成一件小饰品。实在无法加工的,就有可能当作口琀了。我曾在殷墟的一座墓葬墓主人口内发现十来件玉器边角料。但同时,我想,史前人的节约,也可能与物质的匮乏有极大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节约意识所致。
           《世界第一农庄的确定和现-古的科技含量》确是一篇好文章,对目前中国考古学发展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大量基础产业动工兴建。可以说,中国目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工地。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重视,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大量的配合基建发掘,使得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显得十分被动,而且有些资料也是重复性叠加,很难使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想,随着中国考古学年代序列的日趋完善,目前是中国考古学重要的转型时期。应该略微跳出年代学的窠臼(至少在一些年代序列十分清晰的遗址内从事发掘之时),转而注重社会形态、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这就需要在发掘之时不能片面追求发掘面积,而大大忽视了发掘质量,即信息量的提取上。同时,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模式还应进一步加强。改变以前把科技手段作为解决考古学问题的辅助,而使科技诸如动物、植物、孢粉等研究方法能够逐步成为像考古地层学、类型学那样成为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当然,这需要科技手段进一步成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完善。笔者愚见,这将会成为日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潮流。
           以上粗浅的认识,希望不会曲解陈先生写书的初衷!

    2007.1.5第七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