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自然环境变化对文化演进的影响
  • 新论摘要——《高祖、亚祖、王父考》
  • 也谈姜子牙钓鱼的史影蠡测——读陈星灿先生之《考古随笔》有感
  • 从国际上考古遗址展陈方式的变化趋势引发的思考
  • 杀 矢 考
  • 完全正交摄影在考古绘图中的应用
  • 有关横水大墓的两个问题
  • 新论摘要——唐宋时期 道 “路”制度区划理念变迁论略
  • 长城雁门关段要保护哪些历史文化特色
  • 龙门古阳洞孙秋生碑的新认识
  • 最新热门    
     
    华县泉护村遗址的墓地在哪里?——灵宝西坡墓地发掘启示

    庙底沟期、泉护一期)晚段。
      第二,泉护村和西坡周围的地理景观与遗址规模,以及墓地与遗址居住区的相对位置和地势等,都十分相像。西坡遗址位于铸鼎原南部,北距黄河约8公里,南约3~4公里为秦岭,遗址两侧为小河支流,地势南高北低,面积约40万平方米。我们查阅报告可知,泉护村遗址也位于黄土原上,北距渭河约6公里,南约3~4公里为秦岭,遗址两侧也为小河支流,地势南高北低,面积约60万平方米。西坡墓地位于遗址南壕沟以南百米左右,这里地势高于遗址居住区,而泉护村M701也发现于遗址居住区以南的高台地上。两处遗址相同或相似的地理景观及墓葬所在位置,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泉护村的墓地很可能就在遗址南面的高台地上。
      那么,为什么1958年和1959年在M701附近没有发现其他墓葬呢?西坡墓地发掘后,我们才觉得这个问题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其一:这一时期的墓葬排列不规整,多数墓葬分布过于稀疏,如果不进行详细钻探或大规模发掘,难以发现成片的墓葬。根据我们在西坡墓地揭露墓葬的情况,大约平均70~80平方米的范围内才有一座墓葬。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工作者1958年在清理泉护村M701时,在2×5米的南北探沟和2×3米的东西探沟中,没有发现其他墓葬的根本原因。墓葬分布稀疏应是仰韶文化中期墓地布局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与我们已知的仰韶文化早期和晚期墓地中的墓葬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异。
      其二,墓葬被晚期自然或人为因素严重破坏。像M701这样规模的墓葬当属中型墓。根据西坡中型墓葬的埋葬深度,如果晚期破坏不甚的话,二层台距墓口的深度在一米以上,距现在地表的深度在1.5米以上。而M701的墓葬开口距地表仅保留30~40厘米,由此可见,泉护村墓地很可能被破坏得相当严重。类似情况在黄土原地带应该比较普遍。
      我们还注意到在泉护村遗址清理的编号为M601的儿童瓮棺葬。该墓位于遗址的东部,与-墓M701相距较远,显然不在同一个墓地。这是否意味着,在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区,-墓葬与儿童瓮棺葬分别葬于不同的地点或方位呢?值得今后在田野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中引起特别注意。
      泉护村M701出土的那件引人注目的鸮鼎,只是偶然的发现。如果我们上述判断的墓地位置无误,并在M701附近进行科学发掘,那么,我们坚信这里会有不亚于西坡墓地的重要发现。如果有了这两处墓地的比较研究,仰韶文化中期核心地区的许多饶有兴趣的问题,便可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获得答案。这里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西坡墓地出土的玉器是附近生产的,还是远程交换来的?这是一个与探讨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以及社会结构复杂化有关的问题,也是研究文明起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寻找原料产地是一件费时费力难度不小的差事。根据目前我们在灵宝掌握的材料,玉器不仅出自像西坡这样的大型遗址,也见于同期的中小型遗址。也就是说,灵宝仰韶文化中期墓地随葬的玉器数量应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常见于灵宝的这些玉器,不见于泉护村墓地,那么我们或可间接推断,西坡出土的或在灵宝其他遗址采集的玉器的产地很可能就在灵宝附近。如果在泉护村墓地发现玉器,那么为什么像出土鸮鼎这样被视为高规格器物的墓葬不随葬玉器呢?因此,这个时期的玉器是否像稍晚阶段那样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就要打问号了。再如,泉护村的这件鸮鼎,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鼎呢?我们知道,至少在新石器时代,鼎不是这个地区的典型器物,而向来是东方的东西。那么,相对位置靠东的西坡墓葬根本不见鼎,而位置靠西的泉护村墓葬却出土鼎。这意味着什么呢?令人深思!
      上述对泉护村墓地位置的推断是我们对西坡墓地发掘后得到的一点启示,结果如何,有待检验。我们期待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在豫陕晋邻近地区更多类似灵宝西坡的遗址发现墓地,为深入研究仰韶文化中期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提供更多可资比较的新材料。

    2007.1.5第七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