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宁遗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长宁乡长宁村西南约3公里处,这是一处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1986年5月由青海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在青海省景阳变电所扩建工程建设中,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变电所建设涉及的长宁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历经两个月的发掘,共揭露面积3000平方米,清理房址15座、灰坑和窖穴共计150个、墓葬5座,出土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文物近2000余件。
遗迹中发现的房址,结构形式有半地穴式建筑和地面建筑两种形制。建筑面积一般为9-27平方米左右。地面建筑系为开挖建筑基槽的结构形式,这种建筑形式在青海地区齐家文化中尚属首次发现。灰坑或窖穴的形制有圆角长方形、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四大类。既有有意识开挖的窖穴,如圆角长方形、方形灰坑;也有利用自然冲积沟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不规则灰坑,并有着不同使用功能。墓葬共6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其中1号墓葬随葬一件夹砂罐,罐内盛放几枚羊肋骨;3号墓随葬2件陶罐、1件石刀外,其余墓葬均无随葬品,无葬具。有三座墓中的人骨遗骸,从葬式观察属非正式埋葬,似扔弃在灰坑内随意而葬。
出土遗物从质地上可以划分为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骨角器等五大类。以陶器、骨角器和石器为主。陶器可复原的有130余件,器形有彩陶罐、双大耳罐、粗陶罐、陶盆、陶碗、折肩蓝纹罐等。骨器制作精美,质地大多数为羊骨和鹿骨,计700余件,形制有骨簪、骨叉、骨刀、骨锥、骨针、骨笄、骨锄、骨凿、骨梗刀(切割工具,是在兽骨上先开挖凹槽,内使用树胶等天然粘合剂镶嵌细石叶制作的复合工具)、鹿角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