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北京通州发掘两汉和清代墓葬
  • 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 也谈姜子牙钓鱼的史影蠡测——读陈星灿先生之《考古随笔》有感
  • 华县泉护村遗址的墓地在哪里?——灵宝西坡墓地发掘启示
  • 良渚文化的祭坛与观象测年
  • 上山遗址与上山文化
  • 北魏洞窟究竟是如何开凿的
  • 南涅水石刻的艺术特征
  • 官钧 烧造于明代吗
  • 试论洛阳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
  • 最新热门    
     
    河南荥阳抢救清理一批古代水井及宋元瓷器

    的井瓷片堆积最丰。该井直径2米,存残深1.4米,在清理至0.4米深时,有一层厚约0.3米的瓷片堆积层,收集起来有整整一大编织袋。可辨器形十分丰富,主要有宋代的粉青釉盘、豆青釉碗、白底绘黑花罐盖、过滤器,以及元代的白底绘黑花碗等。


           砖壁井:平面亦为近圆形,直径1.6米左右,圆桶状,直壁,其结构多为用小蓝砖错缝平砌周壁。此类井出土瓷片一般稍少于土壁井,但也有较为丰富的,如编号2006XWXT5J5的井内,在距底1米左右深时,便有一层包含大量瓷片的堆积层,可辨器形除一唐代黄釉瓶片外,均为元代的白釉和茶叶末釉碗残器。综观在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110000平方米的范围内集中25座井(其中密度最大的一段,仅在东西长200米内便有18座,时代一般不会晚于明代),其形成的原因恐怕不会单单是古代的居民用来解决饮水问题那么简单。由于这些井周围已出干渠之外,地下文物遗存情况不明,所以无法做出确切的进一步解释。


         二、瓷器
         这批瓷器标本数量较大,仅器物口部和底足明显的便有数百件;器类较多,有碗、盘、碟、瓶、盆、三彩炉、过滤器及水注、缸等;纵跨时代也较长,有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此外,装饰工艺、釉色也较丰富。


          1、隋唐五代
        隋:数量少,仅见青釉瓷碗底2件,饼状足,中部微凹。
        唐:从釉色看,有白釉、黄釉、黑釉、茶叶末釉及素面等。所见器物均为残器,有白瓷碗、黄釉碗、黄釉瓶、茶叶末釉瓶和罐、花釉罐、黑釉瓶和素胎水注等。
         五代:数量较少,所见均为残器,有黑釉碗、黑釉盆、白釉水注等。


        2、宋代: 数量较多,釉色有白釉、月白釉,青釉、粉青釉、豆青釉、灰青釉,天蓝釉,三彩,白底绘黑花,黑釉、酱釉等。多为残器,少量基本完整,复原4件。白釉器有瓜棱瓶、划花碗,钧瓷器有月白釉、天青釉器,青釉器有青瓷、粉青、豆青、天青等,器物有碟、碗、盘等,黑釉器有罐、瓶、罐盖、盘,白底绘黑花器物有碗、罐,三彩器有炉,另见酱釉瓶等。


          复原的宋代瓷器4件,分别为粉青釉盘、白瓷盏,白底绘黑花罐盖和茶叶末釉碗。其中粉青釉盘,口径18.3厘米,浅弧腹,圜底,内外施满釉,色较莹润,具典型的民汝窑风格。白瓷盏,敞口,直径9厘米,斜直腹,小圈足,内外施满釉,釉层较薄,不均匀。白底绘黑花罐盖,口沿微残,中部上凸,直径12.7厘米,在白釉底上,绘黑色的三重圈带纹,釉色较光亮,净润。


         3、金代:也占一定的比重。依釉色和器形(未见完整器),有白底绘黑花罐、瓶、碗、盘,白釉碗和白釉划花碗,红绿彩碗,黑釉盆、罐,青釉碗等。
     

        4、元代:数量较大,釉色及器形多为残片,有白釉碗、划花白釉碗,白底绘黑花碗,钧瓷碗、碟,茶叶末釉碗,黑釉碗,酱釉碗,青釉碗,天蓝釉残器片等。复原5件,均为碗,可分作三型。A型3件,其中两件较大,口径一为23.7厘米,一为22.8厘米;较小者,口径16.7厘米。三件器均为白底绘黑花,大部完整。均敞口,深腹,腹壁斜直,外部施半釉。两较大器内均用黑釉绘出圈带纹和花草纹,并均在碗口外侧施一圈黑弦纹,而较小器仅在碗内饰一葵花之外部轮廓,在轮廓内绘一“寿”宇。B型1件,器内外施白釉,外部施半釉,敞口,深腹,腹壁较陡直,口径21.3厘米,碗内饰有一圈凹弦纹。C型1件,内外施青釉,敞口,腹壁稍斜,口径17.6厘米,底部亦有一凹弦纹。
     

         5、明代:仅见一件孔雀蓝盘之残口沿(出土于2006XWXT6J6)。
     总体说来,上述各个时代的瓷器,在器形、施釉、装饰工艺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特点,比较容易区别,如宋代器一般器形较小,胎质密而薄,小窄圈足,器物里外施满釉,绘画风格自然流畅,白釉釉色较亮等。元代器一般形体较大,胎厚而粗,外部施半釉,白釉颜色不太亮,黑彩不太黑、多泛褐色等,绘画的内容以花卉及吉祥语“寿”等文字为主。此外,这批器物多为支烧和垫烧,不少器物内底均有支钉的痕迹。
      

        这次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进行的文物巡查及抢救性清理工作,为今后当地南水北调干渠其他即将施工地段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清理发掘出来的瓷器等文物,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变迁和陶瓷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2006.12.15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