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北京通州发掘两汉和清代墓葬
  • 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 河南荥阳抢救清理一批古代水井及宋元瓷器
  • 华县泉护村遗址的墓地在哪里?——灵宝西坡墓地发掘启示
  • 良渚文化的祭坛与观象测年
  • 上山遗址与上山文化
  • 北魏洞窟究竟是如何开凿的
  • 南涅水石刻的艺术特征
  • 官钧 烧造于明代吗
  • 试论洛阳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
  • 最新热门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青龙泉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了全面调查,对遗址及周边地带进行了钻探,在充分了解遗址的环境、范围和内部结构等系统资料的基础上,用全站仪测出地形图进行整体布方发掘。
     

        在发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完整地把握地层的界面和不同时期的活动面,每清理完一层后,即确定被其叠压的堆积单位与开口在其下的遗迹单位,划定其平面与剖面封闭线,确定其叠压与打破关系后再进行清理。对灰坑等不同堆积单位的填土分别进行筛选和浮选,并与中国地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在探方剖面采集孢粉、植硅石、磁化率、分子化石、同位素等研究分析的土样,尽可能做到更多地、完整地获取各种资料信息。

         发掘表明,遗址的地层堆积可分为14层。第l层:丹江水库建成后经年形成的淤积层。浅灰色粉沙土,厚约0.5~1米左右。第2层:近代堆积层,水库形成前的地表土或耕土层。深灰色粉沙土,含小碎石子,厚约0.1~0.3米。第3层:宋代堆积。褐黑色黏土,土质松软。仅分布在局部地区,面积小,呈坑状堆积,厚约1米。第4、5、6层:东周文化堆积。褐灰黏土,土质显硬。分布于遗址西南部,厚约0.5米。第7、8、9层:石家河文化堆积。灰褐细沙土,土质疏松,厚约0.6米。第10、11、12层:屈家岭文化层,灰黑细沙土,土质松疏,厚0.5米。第13、14层:仰韶文化层,灰黄沙土,土质略硬,厚0.4米。


           揭露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屋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类。长方形房屋多为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圆形房屋为仰韶文化时期。两类房屋建造时都是先挖基槽,在基槽内立圆木柱,然后用红烧土和灰褐土填基槽。墙壁建在基槽之上,墙壁为木竹骨泥墙壁,经火烧烤,室内外地面均垫土铺平,有的房屋残垣高出地面约0.5米。多数房屋室内有灶和灶台。长方形房屋长约6、宽约5米,圆形房屋直径在3米左右。


          青龙泉遗址清理出来的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的灰坑大多呈圆形,直径在1~2米、深1米左右,较规整,包含遗物较多,有别于江汉平原同时期的灰坑。4 6座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墓葬,为竖穴土坑长方形墓葬,仰身直肢,盆骨下有腰坑,腰坑内置高领罐,高领罐口上放一碗。有的墓葬内还陪葬有猪的下颚骨。22座瓮棺葬内均有人骨,人骨纤细,可能埋葬的是未成年的小孩。东周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少数墓有壁龛,随葬器以陶鬲、盂、罐、豆或鼎、敦、壶组合为主,器物形态既具有楚墓的特点又有中原同时期墓葬的风格。宋墓为砖室墓,均有墓道,墓被盗一空,但从砖的形制可以看出宋代特点。


        遗址文化层内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少量石器、骨器。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器类有仰韶文化的大口罐、小口高领罐、筒形罐、鼓形罐和盆;屈家岭文化的鼎、钵、罐、盆、杯、豆;石家河文化的高领罐、喇叭形杯、器座、小口高领罐、腰鼓形罐、器盖和钵等。陶器烧成火候高,陶质坚硬,保存较好。
     青龙泉遗址今后的考古工作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根据库区季节性涨水对遗址的淹没情况,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严格科学操作规程,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资料而有序地开展。

    2006.12.15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