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北京通州发掘两汉和清代墓葬
  • 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 河南荥阳抢救清理一批古代水井及宋元瓷器
  •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青龙泉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 新疆发掘尼勒克县乌图兰和小哈拉苏墓葬
  • 赤峰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发掘全面结束
  • 辛·帝·商
  • 香山汉墓墓主为第一代菑川国王
  • 冯 伯 和 毕 姬
  • 试论洛阳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
  • 最新热门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段文物保护工程

    和墓葬分布较密集的墓葬区,进行探方发掘,由上至下由晚到早的方法,科学地揭露文物遗迹。采用彩色正片和负片、数码摄录像的形式留取发掘成果。对每个遗迹和墓葬取土样进行浮选研究,对人骨全部清理鉴定。完成了每处文物遗迹点的记录档案。                                                                                         考古发掘成果      2005年7月以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在拒马河至大宁水库段,发掘了8处文物集中埋藏区。分别是岩上墓葬区、南正遗址墓葬区、坟庄和六间房遗址墓葬区、皇后台遗址区、顺承郡王家族墓葬区、丁家洼遗址区、前后朱各庄村墓葬区、果各庄(大苑村、小苑上等)遗址区。发掘总面积为16360平方米,墓葬(126座)、窑址(15座)、灶(5座)、灰坑(173个)等,其年代从春秋时期延续至明清。出土了近2000余件可复原或较为珍贵的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等,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丁家洼遗址、南正遗址墓葬区和岩上墓葬区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重点,出土了重要的文物。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地古代人群的生产、生活等状况提供了大量宝贵而丰富的信息和实物资料。    (一)岩上墓葬区    岩上墓葬区位于房山区长沟镇南正村西北,处在一地势东高西低的缓坡上。发掘总面积为3250平方米。发现各种类型的墓葬70座,可分为瓮棺葬、竖穴土坑墓和砖室墓三大类。根据墓葬的开口层位、相互打破关系、墓葬的形制及随葬器物等,初步分成三个时期:战国时期、东汉至北魏时期、清代。     战国时期共44座墓葬,其中瓮棺葬14座、竖穴土坑墓30座。瓮棺葬开口于③层下。南北向。墓圹一般南北长0.83—1.45米,东西宽0.45—1米,残深0.6—0.9米。葬具有夹云母红陶釜、灰陶釜、灰陶瓮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埋葬时陶器的口沿部南北相对或相套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其中5座瓮棺内发现了残存的人骨痕迹和少量牙齿。根据陶葬具的不同组合,瓮棺葬可分为两类。第Ⅰ类7座。葬具由灰陶瓮套接红陶釜,其中灰陶瓮的口沿大多被有意识打破或打掉。第Ⅱ类7座。葬具由2件或3件红陶釜相套接构成,其中一件红陶釜的下腹部或底部于埋藏之初就已经残缺,不排除被有意识破坏的可能性。      竖穴土坑墓多数开口于③层下,仅2座开口于④层下。南北向。墓圹一般南北长1.72—2.84米,东西宽0.65—1.65米,深1.05—3米。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均为单人葬。葬具腐朽严重,可辨别出的有单棺、一棺一椁和一棺两椁,以单棺为主。葬具四周及底部有青膏泥,底部青膏泥的厚度为0.02—0.05米。人骨多已无存。随葬器物较少,有夹云母红陶鬲、夹云母灰陶豆、铜带钩、铜印等。红陶鬲口为折沿方唇,垂腹较深,平裆,锥形实足,腹部和底部施绳纹,为典型的“燕式鬲”。铜印略呈方形,单字阳文,初释为“丘”。     东汉至北魏时期:共12座,其中砖室墓10座(带墓道),砖石混构墓2座。砖室墓多数开口于③层下。墓圹残长6.44—11.22米,宽1.35—7.1米,残深1.24—2.8米。墓道均为斜坡状,位于墓室北部的5座,位于南部的4座,位于东部的1座。墓葬平面多为“刀把”形。依据砖室墓的形制,可将其分为单室墓(7座)、双室墓(1座)、多室墓(2座)三类。其中5座墓的墓室后部有砖砌的器物台。葬具和人骨多已无存。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陶器大多数为夹云母红陶,泥质陶很少,且多为素面。可分为实用器(器型有罐、盘、壶等)、模拟明器(灶、仓、耳杯、猪圈等)和俑(动物俑和人物俑)三类。铜器有铜钱(五铢、货泉)、铜环等。铁器为削刀。琉璃器为耳珰。M45是砖室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墓室由前室、西侧室、东后室和西后室组成。     砖石混构墓开口于③层下。墓圹南北长2.88—3.20米,宽1.16—1.63米,墓坑深0.70—1.50米。均为南向。墓葬平面呈长方形。葬具为单棺。人骨保存状况较差,头向南,为仰身直肢葬。各有长方形铭文砖一块,均有年号,M1的刻“黄興(兴)”,M2的刻“太和”。仅M2随葬1件夹云母灰陶罐。    清代墓14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开口于②层下。墓圹东西长1.89—3.10米,南北宽0.72—2.64米,墓坑深0.38—1.30米。均为东向。可分为单人墓、多人合葬墓两类。葬具为木棺。随葬器物以黑釉陶罐为主,还有青花瓷碗、铜钱( “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等)、铜簪、银镯等。    (二)南正遗址、墓葬区     南正遗址位于房山区长沟镇南正村北。该遗址为南水北调工程文物勘探工作中新发现的文物地点。发掘面积6660平方米。     根据输水管线的分布情况及遗址的地形特点,将发掘区自西向东分为三个大区,分别以Ⅰ区、Ⅱ区、Ⅲ区表示。     Ⅰ-Ⅲ区共清理灰坑41座、墓葬26座、陶窑6座、灰沟6条、灶5个。出土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等大量遗物,能复原文物1000余件。      南正遗址的文化遗存年代上跨越了战国中晚期、西汉早期、东汉中晚期、辽金等四个主要时期。战国中晚期的主要遗迹为灰坑、灰沟。出土的典型器物有夹云母红陶圜底釜、细砂灰陶豆、卷云纹、兽面纹瓦当等。     西汉早期的主要遗迹为灰坑、灰沟、陶窑、灶址等。出有夹云母红陶圜底釜、夹云母红陶折腰釜、夹云母灰陶大口瓮、夹云母红陶罐、粗砂器座、筒、板瓦、直銎铁斧头等典型器物。      东汉中晚期的主要遗迹为砖室墓葬、灰坑。砖室墓23座,可分为单室(15座)、双室(5座)、多室(3座)三种类型。墓向以东西向为主,少量的南北方向。虽多数被盗,仍出有陶罐、盆、钵、俑、仓、灶、案,铜镜、带勾、饰件等遗物,及大量的“五铢”、“货泉”铜钱。      辽金时期的遗迹为灰坑、砖室墓葬。砖室墓3座,墓室平面方形圆角,部分墓室壁面还残有彩绘,出有白釉瓷碗、灰陶罐等典型遗物。      南正遗址的出土文物,是解决北京地区战国晚期至汉-古学文化编年的重要资料,从而将文化谱系的研究导向深入。清理的东汉砖室墓不仅反映了拒马河流域在两汉时期的丧葬习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汉代居民的文化风格和经济状况。将对研究这一地区乃至北京南部汉代-、经济、文化、历史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所清理之陶窑,对了解汉代的制陶工艺、生业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坟庄和六间房遗址墓葬区     坟庄和六间房遗址墓葬区位于房山区长沟镇北郑村和六间房村东。坟庄遗址位于北郑村,六间房墓葬区位于六间房村。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六间房墓葬区发掘350平方米;坟庄遗址发掘650平方米。     六间房墓葬区发掘的10座墓葬,均为清代的土坑竖穴墓,头向皆朝北。有单人葬、夫妇合葬的2人葬和3人葬。出土随葬品有瓷瓶、瓷碗、铜手镯、铜钱,铜簪和银头饰等。这10座墓的突出特点在于以双人合葬墓为多,有明显的迁葬习俗。     坟庄遗址布方面积650平方米。不规则形灰坑2座,堆积大量夹砂夹蚌红陶片;部分探方堆积大量的夹砂和夹蚌红粘土,为人为堆积的制陶原料。该遗址可能为一处汉代时期的陶料制造场所。    (四)皇后台遗址     皇后台遗址位于韩村河镇天开村东。发掘区分为东区和西区,发掘面积总计为500平方米。清理墓葬2座、陶窑1座。皇后台遗址所在地天开村,辽代即建有天开寺,寺庙规模宏大,本地区较为知名。发掘的两座墓为单室砖室墓,形状近似椭圆,墓向皆北。墓葬严重被盗,顶部无存,仅剩墓地。有灰陶罐、铜簪、瓷瓶等辽代文物。此次考古发掘,证实了辽代时期这一地区确有大量的居民。考古发掘也为研究辽代葬俗、习俗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发掘的窑址距地表深0.80-90米,斜坡状,东高西低,打破生土。平面形状为“凸”字形,东北-西南向,结构土圹。烧窑由操作坑、火门、火膛、窑室、烟道组成,全长为12.4米,南北宽0.74-2.4米,券顶、窑门被破坏塌落严重。      操作坑位于窑门的西侧,形状椭圆形。在操作坑的西南角有一长方形的通道,底部斜坡通向操作坑。窑门位于操作坑的西部,形状为弧形。        火膛位于窑门的东部,窑室的西侧。与窑门窑室为一体,东宽西窄,东西长2.9米,南北宽0.9-1.2米,底部呈斜坡状。        窑床位于火膛东部,烟道的西侧,顶部已塌落,上部被破坏,留有下部烧壁呈青灰色。窑室东西长4.8-4.9米。烟道位于窑室的东南部,有两条烟道。       窑内填土较杂,顶部塌落后已留有红烧土颗粒团,青灰色烧结块、乱河卵石、砖块等。淤土,含沙量较大,底部出有内夹白色云母红陶片、灰陶片、灰陶瓮口沿、灰陶盆口沿及底,灰陶缸口沿及底、板瓦片、绳纹砖等。根据窑的形状及室内包含物初步判断,是1处汉代窑址。      (五)顺承郡王家族墓葬区       顺承郡王家族墓葬区范围较大,在前期的调查和规划中列入文物保护区,经过我们全面勘探。在该墓葬区的范围内发现的文物以古代窑址、清代墓葬为主。其中在周口村、西周各庄和瓦井村发掘窑址,在新街和辛庄村发掘清代墓葬。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共计发掘窑址4座、清代墓葬13座。出土金器、铜钱和陶器等文物约100多件。     发现窑址4处,其中周口村(简称周口窑址)和西周各庄村(西周各庄窑址)发现的窑址保存相对较好。        周口窑址位于周口店镇周口店村北。平面呈葫芦形,坡形台阶,带操作坑。窑底长1.34米,宽1.5-1.76米。窑内西侧壁部分塌落倾斜,窑室后壁在烟道外壁用砖块平面加固、堵封三个出烟道。里侧用泥巴涂抹一层,窑侧壁部分用砖块加固,外用草拌泥涂抹。窑顶由于早期进水淤积致使大部分窑顶塌落于窑室内。火门位于火膛的北端,形状近似长方形,建造于生土之中。有0.02-0.08米厚的烧土层,内填淤土及木炭粒、草木灰、烧土粒。火门长0.78米,残高0.30-0.43米,由于早期进水,火门部分破坏,高度不清。火门上方有残余砖块三层。    火膛位于窑室北端,为半圆形拱顶,顶部为弧形,分两次塌落于火膛内。坍塌残块长1.18米,青结面厚0.06米(即烧结面),为斜向下坠于火膛内。火膛后侧有出火口,夹墙已残,为脱落残壁块随意垒砌。清理出残块后,火膛呈椭圆形。长0.60,宽0.45,深0.46米(火膛底距窑床面),底为锅底状并有大量草木灰、零星木炭。火道由火门进入柴禾后,在火膛充分燃烧,直接进入窑室。窑箅由于破坏已经无存。窑室顶部大部分遭早期破坏塌落,东南角顶部残存窑壁宽0.15米,残长0.70米。窑室前端窑顶部分保存,残宽0.40-0.80米,长1.6米,厚0.14-0.24米,烧结面厚0.05-0.07米。由残存窑顶推测,窑顶为弧形拱顶。烟囱位于后壁里侧,烟道有3个,建于后壁里侧,直立斜向通向后壁上部。从烟道保存状况看出,中间烟道大部分使用,两侧烟道使用很少。为了使烟道坚固,均未用封烟道砌砖的办法,便于维修。       窑前工作面长1.4米,宽1.3-1.6米。由台阶进入。由上到下台阶尺寸依次为:①长3米,宽1.1米,高0.26米。②长2.4米,宽0.7—1.3米,高0.52米。③长1.6米,宽0.73米,高0.20米,斜坡状到火门。窑的周围未发现与窑相关的遗迹。窑开口于②层下,建于生土之中,②层为辽代层,出土有辽代的瓷片,其余发现陶片甚少。故而推断窑的大体年代不晚于辽代。        西周各庄窑址位于韩村河镇西周各庄村西。由前室、火门、火膛、窑室和排烟设施五部分组成。东西长约6.6米,南北宽约2.6-3.5米,火膛、窑室顶部和排烟设施上部均无存。窑的方向为坐西朝东。前室西接火门,平面大体呈圆形,口大底小,口部直径约3.3米,底部直径约2.1米。底部自南向北有三层生土台阶分布。前室填土为杂土,土质较硬,底部有青沙薄层铺地,应为陶窑使用期的活动面。     火门西接火膛,为拱形,保存较完好。门高0.88米,宽0.74米,厚0.3米。门顶部距窑口约0.54米,底部铺有青砖残块三块,呈南北向排列,青砖长0.20米,宽0.16米,厚0.06米,应为封堵火门遗存。火膛平面呈不规则半圆形,南北长约2.14米,东西中部最宽达0.9米。火膛底部为生土,距窑床面深约0.9米,距窑口深约1.80米。火膛内填土也比较杂,底部有大量草木灰和木炭碎节。窑室平面略呈不规则半圆形,东西最大长约2.7米,南北最大长约2.14米,窑壁为青灰色硬结块,残高约0.9米,厚达0.08-0.10米。窑床面高于火膛底部约0.09米。窑床东侧面(即火膛西壁)及窑床面亦为青灰色硬结块。因工期较紧,未对窑床结构进行解剖发掘,但推测窑床应为青砖垒砌成台后抹泥烧结而成。窑室内填土较杂,有窑顶塌落后留下的红烧土块、青灰色硬结块、动物残骸,底部还有少许草木灰和木炭碎屑。    窑的排烟设施为南北两个烟道,大致对称分布于窑的后壁。南烟道四壁较平直,平面上呈“口”字形,南北向宽约0.36-0.52米(东面靠窑室部分开口较窄), 进深约0.44米。南烟道在剖面上分两部分,下部呈“八”字形,底宽0.6米,上口宽约0.36米,高0.26米,并在该处与上部衔接,上部剖面呈长方形,残高约0.64米。北烟道四壁较圆弧,平面亦略呈“口”字形,南北向宽约0.26-0.52米(东面靠窑室部分开口较窄),进深约0.50米。北烟道在剖面上和南烟道结构相似,下部底宽0.4米,上口宽约0.24米,高0.28米,上部略呈长方形,残高0.62米。南北两烟道平均距离约1.2米。    窑内出土器物较少,且多为残片。其中窑室内以青灰色板瓦残片居多,推测此窑是以烧制该类型板瓦为主。    13座清代墓葬,其中12座墓基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南北。墓口距底地表深0.90-1米,墓底距地表深2.2-3米。墓内填土为黄花杂土。墓室南北长2.2-3.2米,东西宽1.6-1.8米。葬具多为木棺,留有棺灰及棺痕。棺长1.88米左右,宽0.46-0.54米。头向北,葬式为仰身直肢。唯M10与其它墓的形状、葬具等特点不同。该墓为石室、石盖、竖穴墓。墓口距底地表深0.45米,墓底距地表深2.46米。室内填土为淤土,土质松软,含有少量残瓷片,木棺残碎块。砌法:上口用石条,四周平铺一层,石条规格同中间隔墙相依,0.36×4.4米。南北两室,石条规格0.34×1.3米,厚0.10米。上盖石条,有10块组成,为2个规格,0.64×1.94米及0.78×1.94米,厚0.20米。在四周基墙上部各担一半,石条错缝有母口,高0.10米,宽0.03米,上部用白灰勾缝。石条下部用白灰青砖一竖一平,错缝砌成,砖长0.28,宽0.14,厚0.06米。西墙券门位于近中间,单券门,高0.84米,宽0.44米,建基已封为假门。中间隔墙门,高0.84米,宽0.50米,券法为单券,起券0.50米。门底部有三层平砖,错缝通砌,砖长0.28米,宽0.14米,厚0.06米。    盗洞有两个。墓室东西长3.92米,南北宽3.6米,中间有隔墙,室内放有双棺。棺木已朽,东棺长2米,宽0.56-0.64米,骨架保存一般残乱。西棺长1.94米,宽0.50-0.70米,骨架保存较差,棺底部铺白灰一层,厚约0.03-0.05米。    室内底部用0.37×0.37米方砖错缝平铺,东西室内铺地,砖中间有一块金井石砖。砖中间有一个圆孔,圈外有0.05×0.06米的四个近方形孔,铺地砖下有河卵石、沙子。随葬品有清代铜钱4枚、陶纺轮 1个。    (六)丁家洼遗址    丁家洼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丁家洼村西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管线穿过遗址中心地带。经勘探,遗址总埋藏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其中南水北调管线发掘面积2850平方米。丁家洼遗址内涵丰富,发掘区内共发现灰坑127个、灰沟4条,时代介于春秋早中期至春秋战国之际(部分器物进入西周晚期),是一处居住生活区遗址。遗址区内灰坑分布密集,部分灰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叠压和打破关系,这或许意味着原住居民对这块土地的反复地、频繁地利用。    根据出土遗物形制及其层位关系,丁家洼遗址发现的遗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各期时代分别相当于春秋早中期、春秋晚期、春秋战国之际,其中春秋早中期发现遗存较少,而春秋晚期到春秋战国之际的遗存发现较多,无疑为该遗址较为繁荣的时期。    丁家洼遗址是北京地区首次系统发掘的春秋时期燕文化居住生活遗址,填补了东周燕文化既往考古发现所遗留下来的空白。遗址内涵丰富,为东周燕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详实具体的资料,也必然使学界对于东周燕文化面貌的认识更加深入。    (七)前后朱各庄墓群     前后朱各庄墓群行政区划隶属房山区城关镇,包括丁家洼村东南墓群和羊头岗村墓群两个区。共发现3座唐代墓葬和1座辽金墓、3处窑址,出土文物20件。其中陶器11件,有罐、碗、盘、钱模等;铜器6件,有铜带扣、铜簪等;瓷器3件,其中有两件完整的瓷碗。在羊头岗村发现墓葬和窑址各1座,墓葬出土各类随葬品12件,其中灰陶罐6件,酱釉瓷罐、瓷瓶各1件,铜簪、铜镜、铜带扣各1件,铁炉1件。    窑址有东周窑址和辽金窑址。东周窑址窑室平面近圆形,由烧坑、口部长1.45米-1.95米,底部长1.45-1.63米,深1.33米。窑室内窑床有9个通火孔,连通火塘和窑室。四壁均被火烧成青灰色陶土硬面。窑室内的填土中,发现少量陶片,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可辨器形有鬲、罐、豆、釜等,据此该窑可能在东周时被废弃。    辽金窑址由烧坑、火塘、窑室、烟室等四部分组成,是一座典型的半倒焰马蹄窑。窑室南连窑门,北接烟室,顶部已残。窑室前端为火塘,后端为台式窑床。火塘呈半圆形,东西长3.2米,南北最大宽度1米,低于窑床1.5米。四壁均被烧成青灰色硬面。窑床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3.8米,南北宽2米。窑室后壁两侧为生土墙,中间用砖垒砌而成,全长3.2米,残高1米。其底部有一排9个排烟孔,直通烟室。烟室紧挨窑室后壁,顶部已残,平面呈半圆形,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缩,推测其上方还有筒形烟囱。在窑室和火塘的填土内发现两枚陶质钱玩具,钱文为“咸平元宝”。另有素胎瓷碗残片、瓷片、石臼等遗物。在火塘内侧上方的壁龛内,出土1只完整白瓷碗。据出土的“咸平元宝”陶质钱玩具,可以确认该窑的年代可能为辽金时期。    前后朱各庄遗址在丁家洼村东南发现的三座陶窑,为研究东周及辽金时期燕山南麓地区的制陶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对研究陶窑形态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在Y2火塘内侧发现的小龛和白瓷碗,应和祭窑有关。这类遗迹和遗物,在燕山南麓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八)果各庄遗址区    果各庄遗址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大苑上和小苑村。发掘500平方米,其中小苑村发掘辽金元时期的灰坑2座,灰坑内堆积较为纯净。大苑上村发掘清代砖窑1座。  

    执笔:张治强、郭京宁、孙勐、陈亚洲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