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人类探源的新进展
  • 新论摘要——《夏商西周金器研究》
  • 新论摘要——《早期鄂豫山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
  • 新论摘要——《吴城文化的社会形态与文明进程》
  • 新论摘要——《〈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考察》
  • 官叫 与“私叫”——谈考古学史中的“官学”和“私学”传统
  • 侯马工作站的主要考古成就
  • 五十年的侯马站 八十年的西阴村
  • 新理念、新模式、新发展——近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发展思路
  • 二里头文化小争鸣
  • 最新热门    
     
    南越国陶质建筑材料的地域特征

    响下,富铝化过程变化成了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广州地区土壤属于三角洲土壤组合,在淡咸水交汇处,含粘粒量大,形成酸性硫酸盐盐土ii。土壤的黏性作用是陶质建筑材料的制坯原料,粘状细颗粒可塑性较好,强度较高。南越国砖体厚重、硬度高,大砖截面可看到砖坯搅拌时形成的纹理,有部分颗粒因搅拌不均匀产生类似绞胎状和片状分层现象。厚重的砖坯增加了烧成难度,所以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不同,部分出现裂纹,较薄的砖坯截面则少见裂纹现象。
      2.制坯  从南越国建筑材料的表面观察,砖坯用中部有空间的木范来加工,根据建筑工程需要统一制作范模的长、宽、度;将混合好的泥坯置入木范后,上铺平板反复踩踏压实泥料,坯面抹光后,用已制好的木模具打印组合成纹饰图案,脱模前在边框进一步处理模印花纹。待坯泥内水分蒸发一定程度后,修整胎体,厚重的砖坯用工具钻孔穿透坯体,孔径根据砖的厚度决定,侧面也要贯通。瓦坯的制法与中原传统技术基本相同,在工细技术上要求严格,在瓦和当的结合部用泥条挤压增加强度,切割规范。岭南地区潮湿的气候对制坯产生一些影响,在制造较薄的建筑材料过程中,使用软泥原料进行制坯,以保证原料的均匀聚合和好的黏合强度,胎体在一定弧度下不会变形。反之,厚重的建筑材料用硬泥原料制坯,可以增加强度。
      3.干燥  岭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条件,对器物干燥带来负面影响,提高泥料聚合性能是技术难点,增强硬度是工艺的重要环节。南越国的建筑材料制模的干燥过程中,在坯胎正反面反复拍打加压,加速排除内部的水分和湿气,拍印较深的纹饰增强了泥料聚合性能。潮湿的空气使厚重的砖坯器表产生膨胀,个别表现出高低不平和气泡的迹象。南越国工匠已熟练地掌握了制模和泥料干燥的技艺,他们巧妙地控制着泥料的软硬质度,厚重砖钻孔快速泥坯内部的干燥,铺地砖硬度高、吸水率低,筒板瓦薄、耐水性好。
      4.烧造  汉代已成功掌握了大容量窑室的构筑、烧造技术,南越国在陶窑技术上与中原地区没有大的差别,大体量建筑材料烧制时要求火候均匀,窑室火力布局要掌握适合的控温节奏,当时烧造过程中已解决因快速升温和干燥的膨胀变形技术难题,摸索出一套快速阴干、排除潮湿和温度控制的技艺模式。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建筑材料的烧成温度经科学检测,已达到1000℃以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砖体呈青灰色的大砖,烧成温度较高在1150~1200℃,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体积密度较高,吸水率较低;另一类为砖体呈灰白、红色的大砖,烧成温度较低在1000~1100℃,氧化气氛中烧成,体积密度较低,吸水率较高。砖体大都火候均匀,烧成质量硬度高,外形和花纹美观,但在焙烧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梯级变化引起了收缩和膨胀,亦导致一些材料变形和开裂现象出现,另外坯胎原料中石英晶体颗粒体积急剧增大也导致了坯体的变化。所以,南越国时期的陶工们在砖体各面均匀的穿孔开洞,直接增加了受热面积,减少了砖体热传导的纵深度距离,使砖体受热更加均匀。岭南地区的土壤原料中铝含量较高,收缩较小,荷重软化温度较高,也构成砖瓦材料不易变形的基本条件。
      施釉技术是南越国宫署建筑材料的最大特色,在部分筒瓦、瓦当和青灰色长方砖表面存在的带釉现象,这是我国较早出现的釉面建筑材料。原始瓷器在商周时代已经开始使用,广东地区博罗横岭山墓葬出土的原始瓷器表面已有一层灰釉色,瓷釉的形成与陶工在烧制器皿过程中掉落的草木灰形成了玻璃相灰釉现象有关,或者与本地使用的富铁黏土作陶衣形成泥釉也有一定联系。而南越国建筑材料表面的釉质类型经检测属于汉代比较少见的碱釉,这种熔剂元素内的钠钾等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已达到了14%左右,与汉代我国陶瓷史上常见的以钙为主要助熔剂的灰釉以及以钙、铁等为主要助熔剂的泥釉大不相同,又和同时期常见的PbO-Ba-SiO2系、K2O-CaO-SiO2系和K2O-SiO2系玻璃相差甚远,同普遍认为受西方影响的钠钙玻璃较为接近,应该说明南越国时期砖瓦表面已出现的钠钾碱釉,尚属在我国建筑材料史首次发现。
    三、几点认识
      南越国出土的建筑砖瓦在制作、纹饰等方面体现出与中原文化的传承性和一致性,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的特殊因素,材料更注重防水性能和耐磨损度。从用途来看,釉面的防水渗透性大大超过普通建材,还具有一定的防潮和防晒功能。穿孔铺地砖除干燥内部、防止烧制产生裂变之外,可以利用砖侧的穿孔位置插木后搬运。铺地大方砖烧成后的重量在600斤左右,长方砖约400斤,烧制前的重量要超过这个重量,所以人们想到了利用穿孔插木的办法搬运,有效地防止砖体破损,大大地降低了劳动成本。瓦钉主要起固定覆瓦的作用,防止瓦体在风雨中滑落。但是,瓦的背、里均有钉刺,圆锥钉刺不仅长且非常尖锐,估计有防止在房顶走动的防盗、护卫特殊功能。“万岁”瓦当的尺幅不同,它在建筑中的分布位置也不同,当面纹饰在整个建筑的外部美观方面,起到了装饰和保护作用。
      秦汉是充满创造的时代,无论中心地带,还是边疆区域,-、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制陶技术的意识逐步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演绎出一个大时代特征。商到秦代的考古资料,目前没有发现在砖瓦上施釉的现象,建筑材料使用琉璃构件比生活器皿要晚,南越国绿釉筒瓦、瓦当和带釉铺地砖的出现,使建筑材料表面出现流光陆离的色彩,证明我国建筑釉陶已经在汉代早期出现。南越国地处中西交流的海上要冲,技术交流占有地利优势,大型铺地砖和带釉瓦的使用代表了东西文化一种时尚潮流,钠钾碱釉的出现意味着引进外来技术的实践过程。建筑材料大型化是伴随着一系列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的变革而进行的,还要以特殊地域条件为前提,在引进外来制作烧造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改革技术环节成为适应环境的必然趋势,南越国的建筑材料就是如此。南越国宫署遗址建筑材料以厚重、尺幅大和较早使用釉面材料让人们惊叹,在远离中原地区南夷之地,有如此高超的工艺技术给人一种震撼力。

     

    2006.11.10第七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