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邙山东汉帝陵地望的探索之路
  • 新论摘要——《夏商西周金器研究》
  • 新论摘要——《早期鄂豫山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
  • 新论摘要——《吴城文化的社会形态与文明进程》
  • 新论摘要——《〈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考察》
  • 官叫 与“私叫”——谈考古学史中的“官学”和“私学”传统
  • 南越国陶质建筑材料的地域特征
  • 秦国军队和刑徒的粮食供给制度
  • 气候变迁与商人南下
  •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经济形态研究
  • 最新热门    
     
    关 、“扃”和“仓”、“廪”

    杂俎·语资》中有“见草中一柜,扃锁甚固”。
         “扃”现在已经基本不用,它和关、闭的区分今人也不再在意,但是,它们的区分对于我们研究文物,甚至是考证题材还是有所帮助的。比如四川彭县出土的一方汉代画像砖(图一),画面右方一个老人匍匐在地上,他的手中持着一根鸠仗,中间一个人正拿着一个盛器往老人面前的口袋里面倒米,画面左面席地而坐的那个人应该是会计一类的记账人员。画面上的建筑物建筑在台基之上,门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扃”的形象。建筑上还有用于通风的气楼。所以,有的专家把这幅图考证为“养老图”是正确的。这种“扃”的形象,在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中也能够看到(图二)。由于仓廪之类的建筑里面用于储藏实物,没有必要在门扇里面设置门闩,而需要的是从外面封门的“扃”,所以,汉代文物上所见有扃的建筑,可以判断为作为储藏使用的。现在所见文章中对这种类型的建筑也多考证为仓屋,这样的考证没有大错,但是如果再仔细区分一下的话,仓和廪还是有区别的。四川彭县出土的另一方汉代画像石上刻画了一幅“舂米图”(图三),图上方的建筑为干阑式建筑,日本著名的正仓院采用的就是这种干阑式建筑,因为干阑式建筑下部通风状况较好,用于仓储建筑是合适的。但是,既然是“舂米图”,那么这幅画面上的建筑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廪,也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廪。仓和廪是有区别的,仓是收藏脱过粒的谷物的;廪则是收藏舂出的米的。《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疏“蔡氏云:〖FJF〗 NF8B6〖FJJ〗藏曰仓,米藏曰廪”;《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者也”,所谓夫人亲舂不过是象征性的,但这却说明了“廪”里收藏的是脱过壳的谷物。
         现在再看图一上的养老图,图中的建筑如果仔细区分的话,也应该称为廪,因为老人是很难有体力再去舂米,不可能将谷子领回去,领回去的,应该是从廪里储藏的米。
         这里的米,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狭义上的稻米的米,在古代,凡是去壳的粮食都称作“米”,这一点《正字通》讲得很清楚,“凡脱肤壳者,如菰、菱、莲、茨之类皆曰米”。《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粟米之出入”,疏“黍、稷、稻、粱、瓜、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FJF〗 NF8B6 〖FJJ〗六米”。廪里的米是可是拿来直接做饭的,所以古代常用“廪食”这个词,《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廪食”就是由国家粮库供给粮食;科举时代秀才有多种名目,其中资历较深的叫“廪生”,“廪生”是“廪膳生”的简称,即由府学、县学供给衣食的官费生员的意思,供应的主要是米。

    2006.10.27七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