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探求墓地延续时间的人口学方法 ——以好川墓地的研究为例
  • 曲沃羊舌晋侯墓地1号墓墓主初论 ——兼论北赵晋侯墓地93号墓主
  • 走向世界的中国动物考古学
  • 北方原始瓷烧制地点略论
  • 二十世纪山东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 神秘璀璨的生命光焰——商周青铜器动物造型赏析
  • 薛国考略
  • 考古学研究的 入世 与“出世”
  • 唐日本留学生井真成改名新证
  • 中国失蜡法的研究、鉴定和著述纪略
  • 最新热门    
     
    中国盐业考古的新进展—— 四川盆地古代盐业的比较观察 国际学术会议概述

    P>盐业考古在中国的位置
      主要介绍和讨论中国盐业考古的收获、初步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以“中国内陆和沿海盐业资源的开发”为题介绍了鲁北地区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并强调中国盐业考古是个有着巨大研究潜力的新领域。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孙智彬先生介绍了中坝遗址的发掘收获。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功先生对鲁北四县发现的盔形器和陶窑做了介绍,并认同盔形器是商周时期的制盐用具。
      
    中国盐业遗址资料的阐释方法
      焦点集中在中坝遗址的发现、考古学方法以及资料的解释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Lothar von Falkenhausen)对中坝遗址和四川地区盐业的生产系统作了分析。他认为用“考古学文化”分类史前遗存局限性很大,应将制盐陶器的形态与经济活动、贸易等模式的研究结合起来。哈佛大学的傅罗文博士(Rowan K. Flad)主张通过对动物遗骸的研究以重建制盐遗址的环境变化并对当时的经济形态和生业做出合理的解释。他介绍了中坝遗址是如何从最初专注于食盐生产进而发展到用盐加工保藏食物和远距离贸易活动的迹象。台湾大学的陈伯桢博士强调了中坝制盐陶器的形态变化反映出制盐技术的发展,而且可以观察到中坝制盐陶器的标准化程度在逐步地增加。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关玉琳博士(Gwen P. Bennett)认为中坝遗址的石器中一些可能与制盐生产有关,而对石器制作及石料开采的研究可提供观察人类经济生活的另类视角,甚至作为观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间接证据。

     中国的资料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巴盐教授(Ian Brown)将中坝遗址与南英格兰艾塞克斯红山遗址作了比较。他认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使用的制盐陶器足以反映整体的技术变化,中坝遗址的超大规模反映出当时制盐产业具有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路易斯安那大学的麦克基洛普教授(Heather McKillop)介绍了中美洲伯利兹Punta Ycacos泻湖41个盐场的考古调查,以重建印第安人土著早期的制盐业,同时也提供了和世界其他地区制盐业进行比较的资料。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魏井仁先生(Olivier Weller)根据民族学调查,认为欧洲在陶器制盐术出现前,存在一种类似于新几内亚高地民族不需要陶器制盐的技术,类似方法是否有可能在中坝的早期阶段也使用过?法国国家古物博物馆奥利佛先生(Laurent Olivier)介绍了法国洛林Seille河谷悠久的制盐历史和考古发现,那里制盐遗址的堆积厚达12米,盐业生产的规模也不断加大;外来奢侈品的出现证实当时的贸易活动非常活跃。而制盐遗址附近分布的成片墓地显示出Seille河谷在当地经济、社会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Seille河谷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标志着20世纪初制盐陶器研究在欧洲的滥觞。德国海尔布隆博物馆的赫斯博士(Martin Hees)介绍了他在德国的盐业考古和研究,集中讨论了考古发掘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如怎样复原制盐陶器和采集标本?如何清理并保护那些易毁坏的遗存?如何实验还原制盐过程?如何通过化学检测了解陶器的用途?如何通过制盐陶器的分布研究盐的运输和贸易?奥地利萨尔斯堡的斯托尔纳博士(Thomas St﹖llner)对奥地利哈尔斯塔特(Hallstatt)和哈雷(Hallein)史前至铁器时代的盐矿遗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东阿尔卑斯山制盐业的兴衰和盐工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盐业与农业、环境、区域间能源结构和远距离贸易活动等。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塞尔博士(Thomas Saile)以考古证据为基础,研究了中欧史前阶段的盐业和贸易模式。德国鄂兰根大学的弗里斯-克诺布兰赫博士(Janine Fries-Knoblach)认为史前时期的部落社会随着人口增加将加大盐的需求,以满足对皮革生产、食物保存和牲畜喂养的需要。上述需求将导致一些盐业遗址逐渐出现原始都市化的特征并在聚落结构上出现新的特点。日本富山埋藏文化财调查事务所岸本雅敏先生介绍了日本盐业考古。他认为,由于日本靠近中国,因此两地可能存在着跨文明的影响。德国波恩的雷内克博士(Andreas Reinecke)介绍了越南隆安省新发现的勾阿炎欠(Gò  Chùa)制盐遗址。这个遗址的发现提供了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与中国西南地区进行比较的新资料。
      
    历史时期的盐业考古

      本议题在史前和历史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亚诺士教授(Andreas Janousch)通过对一批中世纪宗教石刻碑铭的研究指出,安禄山叛乱后,突显了盐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上的重要性,为维持垄断,国家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监督系统。在山西解池,盐商们在国家祭祀体系外建立了自己的祭祀体系,以表现他们在盐业和贸易中逐渐增强的角色。德国森根大学魏特霍夫特教授(Harald Witthft)研究了吕奈堡(Lüneburg)的古代盐业。盐业的高利润导致了11~12世纪德国人口和贸易的增长和新的市场的开发。一系列数字证实,12~14世纪盐业的增长促进了经济思想和新的经济秩序的变革。四川自贡盐业史博物馆黄健先生介绍了自贡的盐业发展历史。他为大家播放了一部上世纪30年代的无声电影,形象地反映了那时自贡的盐业生产状况。四川省地方志办张学君先生介绍了四川浦江和邛崃的古代盐业。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傅汉斯教授(Hans Ulrich Vogel)认为,干井河谷的新发现填补了四川盆地史前时期盐业生产的资料空白,对于理解四川盐业的长期发展、特别是对了解史前时期的盐业考古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为配合此次大会的召开,由李水城教授(北京大学)和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加州大学)主编的《中国盐业考古》(第一集)在大会举办了首发式。同时还决定,此次图宾根国际会议的文章将收入《中国盐业考古》第二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