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古代的捕鱼业
  • 汉代陶瓷分类问题管见
  • 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 新阳城遗址初探
  •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 新论摘要《试论鸡公山文化》
  • 农业社会的出现对古代人群健康的影响
  • 西安新发现突厥颉利可汗之子墓志
  • 考古研究的哲学思考
  • 新论摘要
  • 最新热门    
     
    冶金考古研讨会综述


     
        “冶金考古研讨会”于2006年6月21~22日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行。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柯俊院士和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王昌燧教授负责学术组织工作。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市的文物考古部门、高校和研究所的三十多位有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关于我国冶金起源、青铜铸造工艺和矿料来源探索等冶金考古重要领域的前沿进展。
     
        关于我国冶金起源的新认识,柯俊院士和王昌燧教授多次讨论后认为,通常视为复杂技术的冶金工艺,其实可分解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即最初,采用热煅法制备合金或金属,接着,利用混合矿直接冶炼合金,最后,提炼单质金属,再将不同金属熔融浇铸成合金等。这就是说,至少在发轫时,冶金工艺不是复杂技术,而是简单技术,这样,冶金技术即可能不是单一起源。事实上,西亚最初采用热煅法制备红铜或砷铜,而中国最早人工炼制的合金为陕西省西安市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管,它们应由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制备而成的原始黄铜。由此可见,中国和西亚的早期冶金工艺分属不同的技术体系,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表明各自有着独立的起源。至于西亚对中国冶金工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铜技术上,但是否完全受西亚影响,尚有待深入研究。考虑到会议安排了青铜铸造工艺和矿料来源探索等方面的专题报告,王昌燧教授仅对有关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2、关于中国青铜器范铸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