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辨别骨质工具的新方法——微痕观察
  • 东南亚重要考古遗址菲律宾巴拉望岛塔邦洞考察记
  • 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 新阳城遗址初探
  •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 冶金考古研讨会综述
  •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暨广富林遗存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在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暨广富林遗存学术研讨会 的讲话
  • 新论摘要
  • 殷墟出土的陶球新解
  • 最新热门    
     
    浙江嵊州小黄山和浦江上山两遗址的文化时代和年代再研讨

    把手等辅助性部分。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年代,现已公布的碳十四数据有: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T9第3B2层和3E层的兽骨测定的年代分别为公元前8327年和公元前7911年(树轮校正值);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两遗址出土陶器的地层年代为距今1200010000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其总特征是:陶器的质地除夹砂陶和夹炭陶外,泥质陶的数量逐步增加;陶器的制作,除小型器皿用手捏塑外,泥片贴筑和泥条盘作法普遍使用;陶器烧制的火候比新石器早期提高,较早期而言陶器的吸水性降低;陶器的施纹方法,采用拍印、压印、刻划、剔刺、镂孔等多种方法;纹饰以绳纹和刻划的数量为多,其次是篦点,出现不同纹饰同施于一器的组合纹饰;少量陶器上有红色或白色的陶衣;陶器的器形除新石器早期常见的圜底器和平底器外,开始出现圈足器和三足器,并且出现少量的假腹器;器身出现把手、器耳等附加部分;作为支撑炊器的支架或称支座,架空器皿的器座,普遍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陶炊器以釜和支架为主,中期后段陶釜逐渐减少,陶鼎(鼎足起支架的作用)逐步增多;陶器的器形和品种从中期前段到后段则逐渐增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年代根据现已测定的几种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数据,其前段大约为距今8500年至7500年,中段大致为距今7500年至6500年,后段大约为距今6500年至5500年。
     
        小黄山遗址的陶器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夹砂红衣陶的数量最多,腹壁较厚,多为平底器和圈足器,圜底器较少,器形有盆、盘、钵、罐、釜等,器皿的口沿或腹部流行把手或系。第二阶段夹砂灰陶数量增多,新出现的器形有敛口钵、双腹豆、甑等,并产生交错拍印绳纹、镂孔放射线、红底白彩等装饰。第三阶段以夹砂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炭陶,常见的器类仍为圜底器、平底器和圈足器。小黄山遗址陶器的总体特征是,器类有平底器、圈足器和圜底器,无三足器,具体器形有盆、盘、钵、罐、釜、杯、豆、甑等;这反映出小黄山遗址的陶器品种多,并有双腹器,甑一类组合使用的先进器形,陶器上有把手或系等有利于使用时提携、所握之辅助部分;并有红衣、红底白彩、镂孔等先进的烧制和装饰技术;这些特征都超越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只有平底器和圜底器、无圈足器,器类、品种简单,无器皿辅助部分,无甑等组合炊器,无镂孔装饰等新石器早期陶器的特征,这说明小黄山遗址的陶器不应归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而应归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
     
        浙江省浦江上山遗址的陶器大多为外红内黑的夹炭陶,陶胎中普遍羼和草本植物碎屑,晚期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偏灰褐,偶见黑陶片。陶器的器表除红衣外,有少量的绳纹、堆贴、镂孔等。陶器的种类有平底器、圈足器和圜底器等三大类,器形丰富,常见的器形有釜、罐、盆、盘、钵等,其中典型器形有大敞口的红衣陶盆、双耳罐、大平底盘、镂孔圈足盘等。上山遗址的陶器除平底器和圜底器外,已出现较多的圈足器,并有圈足镂孔器,器形丰富,器耳和把手等进步特征也已出现,这些特征都表明上山遗址的文化时代大体和嵊州小黄山遗址的文化时代相当,但从小黄山遗址陶器中已出甑之类组合炊器、红底白彩等进步因素来看,在具体年代上浦江上山遗址的早期阶段可能稍早于小黄山遗址的早期阶段。在大的地域方面,浦江上山和嵊州小黄山地处浙江中东部丘陵山区,但两者属于不同的水系,浦江上山地理位置偏西,属浦阳江水系;嵊州小黄山地理位置偏东,属曹娥江水系。上山的文化遗存和小黄山文化遗存,虽有年代的早晚,但文化时代相当,文化面貌上有许多相似,能否作为同一文化系统,再根据文化面貌上的差异作类型划分和分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小黄山和上山两遗址的年代还需研讨。据报道小黄山遗址第三阶段有两个碳十四测年数据,A区H1出土夹炭陶标本测年数据并经树轮校正为公元前6860前5985年,A区5层木炭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6020前5985年。第三阶段的两个碳十四数据因所用测年标本不同所测数据相差约800年,即夹炭陶标本碳十四年测年代大于木炭标本所测年代大约800年。同一个遗址同一个时期两个碳十四测年数据竟然相差约800年,这明显不合理。碳十四测定年代因所用标本不同所测年代差异很大这是常见现象,一般来说木头、木炭等木质标本所测年代比较符合文化遗存的真实年代,兽骨、人骨、夹炭陶等标本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相差较大。据研究陶片标本所测年代一般偏老,小黄山遗址夹炭陶标本所测年代也明显偏老;而木炭标本所测年代经树轮校正未超过距今8000年左右,可能比较符合真实年代。第一、二阶段没有碳十四测年,其年代是超过第三阶段数百年,还是更多,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但从第一、二阶段的文化面貌和第三阶段相比较,其年代不会相差很远。关于浦江上山遗址的年代,发掘简讯中只是笼统地将早期遗存放在“距今110009000年间”,其年代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标本测定,测定了几个数据等都未说明,故很难对这一年代作具体评判;但“距今110009000年”与该遗址早期文化遗存的文化面貌明显不相符合,无疑年代偏老。

    (2006年6月30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