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论摘要 |
|
|
|
徐良高在《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发表的《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存在着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从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发展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演变,尤其是历史上的多次实质上的分解及重组,在表面上仍保持了一种延续性,这是值得予以充分重视的。另一方面,中国新石器时代,随着中原地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周边的一些曾经高度发达的区域文化则衰落、消亡了。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以古代多元文化史观来看,实际是不同区域文化的此衰彼长,统治权、主导权发生转移、更替,因此,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中也同样存在文明的衰退、重组问题。其次,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多元共存的,各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经过三代的强化交流和融合,奠定了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至周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华夏文化的认同初步形成。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取得说明了新资料、新理论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成果迫使我们在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中,对许多传统史观、概念、前提应进行必要的反思和理论探讨,只有保持一种开放的史观,我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类文化发展史,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最后,炎黄神话的形成、发展及至最后取得一统地位,涵盖了其他各地的神话传说,应与兴起于西部泾渭地区并取得周代全国统治地位的姬、姜两族有密切关系。依据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学派的观点,三皇、五帝古史系统是由神话传说层累地造成的,这一思路和观点在我们今天的古史研究中使用传说资料时还是不能回避的。近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收获使我们有了尝试重建中国远古史的可能,但疑古学派的成果和怀疑、反省、审视的科学精神不能丢。 (2006年5月2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