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
  • 割体 葬的民族学证据
  • 苏秉琦的学术遗产与辽河文明的研究
  • 新论摘要
  • 新论摘要
  • 应当重视古代排泄物遗存的研究
  • 考古类文章缺乏可读性的两个批评性解释
  • 论云冈石窟开凿年代
  • 新论摘要
  • 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考古遗址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以秦俑二号坑遗址建模项目为例
  • 最新热门    
     
    京杭运河关键工程的遗迹——高堰石堤惠济闸和《重修惠济祠碑》

    ;  清代治河最艰巨的地段是淮阴至扬州的里运河,也称南河。治理里运河的要害部位则是淮阴县码头镇黄、淮、运三河交汇处的清口。清口是淮河出洪泽湖的河口,即古泗水之口,古称泗口,淮河水清,故称清口。黄河自周秦以来直到宋初均北入渤海。宋熙宁十年(1077年)大决澶州(今濮阳)曹村,黄河始南北分流。南支合泗水入淮河,北支与济水合流。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南支合泗水,经鱼台、徐州,至淮阴清口会淮河,经安东(今涟水),由云梯关入黄海。明隆庆五年(1572年)筑茶城长堤,北支绝流,黄河之水全部经开封、徐州至清口,会淮河,东流入黄海。运河南来,过扬州北上,经高邮、宝应,至淮阳码头镇,也从南岸流入清口。清口遂成黄、淮、运三河交汇之处,南北交通之咽喉。淮河水清,黄河水黄,故称清黄交汇。
      
        清口上有洪泽湖,下有宝应、高邮、邵伯诸湖,南通长江,北连黄河,东通大海,河道纵横交错,地形和水系都十分复杂。黄河泛滥,黄水必然逆入清口,倒灌洪泽湖,合淮水、湖水并力东冲运河河堤,造成黄、淮、湖、运连成一片汪洋,里下河一带几十县人民田庐尽被淹没。同时,运河河堤崩溃,运道受阻,漕运中断。所以明清时期,尤其康雍乾时期,治河的形势是:治河(黄河)即所以治淮;治淮莫先于治河。而治河、治淮主要为济运,保证京杭运河上漕运畅通。因此,治河、导淮、济运三种方略都集中在清口一隅之地,而清口河工的关键则是高堰石堤和惠济闸。
       
        高堰大堤是洪泽湖东岸的防洪大堤,又名石工堆,在今淮阴、洪泽两县境内。此堤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淮阴太守陈登在防洪大堤北段武家墩到西顺河一带筑捍淮堰三十里,以后称为高堰。唐代大历年间,在洪泽湖置官屯田,于防洪大堤南段今周桥一带筑堤,称为唐堰。宋代黄河南徙夺淮后,清口淤塞。元代虽使运河沟通南北,对此处也曾进行修浚,但成效不大。明万历间工部尚书潘季驯总理河道,以“高堰,淮扬之门户,乃黄淮之关键也。欲导河以入海,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决则浊流停滞,清口亦湮,河必决溢……是淮病而黄病,黄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势也。”他身先士卒“冲冒风雪,暴露堰上,与徭夫同辛苦”,终于修筑成从武家墩到蒋家坝长60里的土堤石工墙。清代,高堰大堤继续作为治河的重中之重。民间谚语说:“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不见面。”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出任河道总督后,鉴于高堰石工“年久风浪撞击,灰缝剥落,桩朽歪斜,震裂倾圮”,于是在旧石工身后重新开槽,钉柱砌石,并以糯汁石灰加以胶砌,条石之间并加铁锔,抗洪效能大为增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第一次南巡视察河工以后,曾对靳辅说:“高家堰地势高于高邮、宝应诸水数倍,前人于此筑石堤障水,实为淮扬屏障,且使洪泽湖与淮水并力敌黄,冲刷淤沙,关系最重……须岁岁防护,不可轻视。”雍正八年(1730年)“发户部帑银一百万两,将堤工险要之所及单薄之处俱加石工”,令坚固高厚,以为久远计。乾隆首次南巡视察清口河工后,指授机宜,命河道总督高晋对高堰大堤加宽加固一万七千余丈。嘉庆道光对大堤继续加固,最后筑成从淮阴马头镇到洪泽县大营门长达一百四十里的高堰大堤。大堤是土堤石墙。迎水一面用石条砌成石墙,高度随地势而高低,每块条石长约1米,宽0.5米,厚0.4米。一般用条石15层,低者13层,高者达18层。最上一层为纵向并砌,以下为横向错缝平砌,用糯汁浇粘,有些部位加以铁锔。大堤顶宽约十丈,堤上有仁、义、礼、智、信五处减水坝以泄水。
      
        大堤之旁有镇水铁牛十数头,分别置于高家堰和黄、淮、运等险要河工地段,以镇水护堤。铁牛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张鹏翮任河道总督时所造,正名应为“镇水犀”,铁牛背上铸有铭文:
     
        “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治水龟蛇降。
     
        铸犀作镇奠淮阳,永除囗囗报吾皇。
     
        康熙辛巳年午日铸  监官王国用”
       
        晚清大堤屡次决口。20世纪50年代大堤得到修建,使这条历时1800年的防洪大堤焕发出青春,和大铁牛一同继续捍卫着淮扬地区几十县人民的生命和家园。
     
        惠济闸是京杭运河南北通航的咽喉,漕粮北运的枢纽。其遗址在今淮阴县马头镇东部,西临韩信故里遗址和淮阴故城遗址。
       
        惠济闸也是惠济、通济、福兴三闸的总称。惠济闸,明永光中陈建,原名新庄闸,又称天妃闸。因河道移动,嘉靖中改移于南,名通济。万历中潘季驯又移建于甘罗城东。康熙十九年(1680年)又移建,即七里旧闸,改名惠济。乾隆十三年(1748年)再拆修。闸上有升关坝和钳口坝,下有束水坝,以控制水势。通济闸,乾隆二年建,福建闸也是乾隆二年建,嘉道中又拆修。在三闸旁边各建有越闸、越河,以备正闸出现故障随时启用。
       
        惠济三闸依次修建于运河北上入清口(淮河口)的运道上,均打下排桩为基础,上砌条石为闸底,旁砌条石为闸墙。水流进口处均为“八”字形石墙。三道闸俗称头、二、三闸。三闸依次联通,逐次升高水位。这是十分复杂艰巨的水利枢纽工程。黄淮交汇处清口地势高、水位高,漕船沿运河北去必须经过惠济、通济、福兴三道大闸,逐步提高水位。漕船过这三道大闸犹如走过三段盘山水路,完全靠人力拉纤,把漕船拉到水位高于清口(淮河口)的运口(运河之口),然后才能由高向低从运河进入淮河,再进入黄河北去。
       
        古老相传,船过惠济三闸,一般下水需三天,上水需七天,由于从运口入清口水位落差大,甚为危险,驾长(舵手)、水手过闸,都去闸旁的天妃庙烧香祷告,祈求水神(海神)天妃娘娘的保佑。天妃祠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中赐额曰惠济。祠前黄淮合流地当形胜,为全河枢要。
     
        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清高宗首次南巡,视察了惠济闸和高堰石堤河工并瞻谒惠济祠,命重加焕饰。同年六月撰写了一篇《御制重修惠济祠碑文》,命镌刻立石于惠济祠内。碑高4.8米,宽1.4米。碑额镌蟠龙云水纹,碑文约800字,叙述了明清两代治理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绩。
     
        咸丰五年(1885年),黄河决口于兰考铜瓦厢,改道北流入渤海,惠济三闸逐渐废弃。据向当地父老了解,通济闸和福兴闸于1967年拆除,惠济闸于1973年拆除,拆下的木料不下五、六千立方米。惠济祠也已荡然无存,只剩下这通《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孑然孤立在码头镇二闸村村民屋墙背后,默默地向后人述说明清两代治河、导淮、济运的史实,成为我国水利史上的重要历史见证。

    (2006年4月28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