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
  • 割体 葬的民族学证据
  • 苏秉琦的学术遗产与辽河文明的研究
  • 新论摘要
  • 京杭运河关键工程的遗迹——高堰石堤惠济闸和《重修惠济祠碑》
  • 错综复杂的东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也谈浙江新发现的几处较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 考古类文章缺乏可读性的两个批评性解释
  • 论云冈石窟开凿年代
  • 新论摘要
  • 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考古遗址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以秦俑二号坑遗址建模项目为例
  • 最新热门    
     
    秘色瓷 属性的实物例证


        2001年3月11日上午,杭州西湖南岸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雷峰塔地宫即将被开启,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热切期待“秘色瓷”的出现,因为建成此塔而掩闭地宫的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正值吴越国烧制“秘色瓷”的巅峰时期,所以翘望雷峰塔地宫出土“秘色瓷”甚符情理。然地宫挖尽却未见“秘色瓷”的倩影,于是留给人们一个永远的遗憾。其实,这个遗憾多少与14年前在陕西扶风法门寺藏有佛指骨舍利的唐代真身宝塔地宫发现“秘色瓷”有关。那是一次举世瞩目的重大发现,地宫完好地保存着唐懿宗(859~873年在位)所供奉的13件越窑青瓷,刻于石碑上的衣物账称之为“瓷秘色”。这批瓷器的造型分碗、盘、碟三类,属日常生活用具,制作精细,施釉均匀,釉色大多呈纯正的青色,几乎不见二次氧化现象。同时出土的一件唐代越窑青瓷净瓶,虽未录入衣物账,但其做工和釉层的滋润感绝不在“瓷秘色”碗、盘、碟之下。从造型和胎釉特征看,这14件越窑青瓷分明产于慈溪上林湖。法门寺唐代“秘色瓷”和衣物账碑的出土,不仅证实了“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及唐代越窑瓷器被列为土贡项目的记载,而且也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的“秘色”、“越窑”之名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佐证,此外还令人一睹了“秘色瓷”的超卓的烧制工艺。
     
        浙江临安晚唐水邱氏墓出土的“秘色瓷”所呈现的则是另一种面貌。该墓出土了越窑青瓷25件,器型有熏炉、罂、灯、碗、罐、坛、粉盒、油盒等。熏炉通高66厘米,由盖、炉和座三部分组成,通体施青釉,釉下绘褐彩云纹,因焙烧温度的差异,故炉与座的釉基本脱落。罂通高66.5厘米,盖和器身的釉下饰褐彩云纹,施釉均匀,釉色泛黄。灯口径为37.2厘米,高24.4厘米,釉下布满褐彩云纹和莲花纹,釉呈青*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