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
  • 割体 葬的民族学证据
  • 苏秉琦的学术遗产与辽河文明的研究
  • 新论摘要
  • 京杭运河关键工程的遗迹——高堰石堤惠济闸和《重修惠济祠碑》
  • 错综复杂的东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也谈浙江新发现的几处较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 秘色瓷 属性的实物例证
  • 汉水上游早期文明进程初探
  • 为钱所困的考古学家
  • 德国内布拉星盘的天象问题之探讨
  • 最新热门    
     
    唐鸿胪井刻石新探——兼与王仁富先生商榷

    p;
        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是否定著名东北史专家金毓黻先生《东北通史》及《渤海国志长编卷十九丛考》中对崔忻名字的推断。金先生认为:“刻石之崔忻,即《旧书》之崔訢。盖訢、忻二字,以形似而误书,当以忻为正。”其实金先生指出刻石上的“崔忻”与《旧唐书》中的“崔訢”为同一个人是很有见地的,而且他推断“当以忻为正”,也是正确的。以碑校史、证史,是我国传统金石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不过我认为金先生在这里的失误,在于不该指“忻、訢二字以形似而误书”。因为在汉语中,訢与忻实为同一词,王力先生《同源字典》“忻”字条中已有论述,此处不赘。
     
        应该指出的是,“崔忻”一名并非富冈定恭“首用”,早在明嘉靖十六年,毕恭等人在《辽东志》卷一地理志中,就十分明确地说:“鸿胪卿崔忻,凿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造,凡三十一字”。尽管这里多写了一个“凿”字,但他肯定鸿胪卿的名字叫崔忻,却要比富冈定恭的碑记早四百多年。那么“忻”和“崔”连在一起作为人名错在哪里呢,王先生认为:
     
        “‘忻’是动词,当开凿讲,不是人的名字。‘忻’不应上断为‘崔忻’,而要下断为‘忻井两口’,与‘永为记验’相对。从字义上看,《说文解字》‘忻,开也。司马法曰:善者忻民之善,闭民之恶。’忻与闭直接相对,用的就是‘开’义。‘忻井两口’,就是‘凿井两口’,这正是刻文所必论的事实。从语法上看,‘忻’字上断,下余‘井两口’三字,是名词加数量词,缺乏动词作谓语,语法不通。井是古今一致的名词,是词义比较固定的基本词汇,不适合变通作动词。这就是明《辽东志》在‘忻’下妄加一个凿字的原因。”
     
        以上引文是王仁富先生文章的核心内容,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讨论王仁富先生把“忻”字断到下边作动词用,是否可以被看作“新发现”。《说文解字》:“忻,闿也,从心斤声。”段玉裁注曰:“闿,开也。”王仁富先生为了引申出“忻”字有开凿的义项,引用《说文解字》时,直书“忻,开也”。还将《说文解字》“从心斤声”的形声字“忻”,改为“从心从斤”的会义字。其文曰:“忻,从心从斤,会意就是用‘斤’(斧子)去打开心扉,故有开义。”(见金杰、王仁富《唐册封“渤海”使臣“崔忻”名字四百年跨国大讨论》,《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这里他误解了《说文解字》所引司马法“善者忻民之善,闭民之恶”一语中“忻”字的意思。这里的“忻”十分清楚,当“开启”讲,是指用教化使人向善。其次,王仁富先生将“忻”字下断,使崔鸿胪在刻石上有姓无名,似与理不合。古人在书写碑文时,都是有名有姓,以示郑重,如《大唐三藏圣教序》后署“臣褚遂良书”。何况如按石刻分类,此石当分在提名类。至于表示谦虚或行文习惯,古人在文中多是称名而不言姓。如《论语》中记孔子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王仁富先生说“从语法上看……‘忻’字上断,下余‘井两口’三字,是名词加数量词,缺动词作谓语,语法不通。”大家都知道,名词加数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并不陌生的语法现象。如《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之所为也。”这里的“诗三百”,正是名词加数词的结构,前边也没有动词作谓语。在这种结构中,名词所指的事物,多表示现已经存在,后边的数量词是补充说明其数量的。刻石上的文字清楚明白,崔忻是看到了井,而不是打井。倘若崔忻真的命人凿了井,我想在刻石中,他是绝对不会吝惜多写一个“凿”字的。

        二

     
        崔忻在黄金山上只刻石而没有打井,这在“鸿胪井”刻石中已写得十分清楚。那么“井两口”究为何指?
     
        (一)我认为崔忻不可能在这里打井。打井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而且所需工具和材料,也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的,更何况打两口井。我们从这个摩崖刻石的形式就可以看到,刻得十分仓促。据前引渡边谅的文章介绍:鸿胪井“碑石正面横宽300厘米,厚200厘米,从地表算,高180厘米。”而崔忻的题记只“刻在纵35,横14厘米的面积之内,”还是刻在巨石的左上角。说明当时只有一小部分岩石-在地面,其余石体埋在土中。如果他有打两口井的时间,我想他一定会选择上好的石料,并精心设计一番,使刻石更加壮观一些。
     
        (二)人们之所以对崔忻凿“井”耿耿于怀,非要寻出踪迹不可,我想除了没有理解崔忻刻石中的文字外,最主要是受了编撰于嘉靖十六年的《辽东志》的误导。该书卷一地理志中是这样记载的:“鸿胪井二,在金州旅顺口黄山之麓,井上刻石有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凿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造,凡三十一字。”我们看到,他在“井两口”前边加了一个“凿”字。
     
        在鸿胪井刻石这短短的二十九个字中,《辽东志》却无端地增加了两个字,说明其编者根本没有到过黄金山研读碑文。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之前也曾有过。如《大明一统志》记载鸿胪井刻石时,就更加荒唐:“在金州卫旅顺口上有题云,唐开元时靺鞨使鸿胪卿崔忻所凿。”这里编者把大唐特使漏写成“靺鞨使”,把历史弄颠倒了。说明他们不仅未到过实地考察,甚至道听途说都没把话记完整,这些对后人误解“鸿胪井”都产生了不小影响。
     
        从渡边谅先生提供的原刻石照片及文字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凡亲临黄金山目睹过刻石的人,都能如实在原石上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嘉靖十二年,布政司右参议查应兆来到旅顺,看到了崔忻所刻巨石已经从山上脱落到山下,于是发思古之幽情,在石上也刻下题辞,而且刻在了石中央。查应兆的题辞是:“……余南巡至旅顺,观风访古,临黄井,登奇石,因得览唐崔鸿胪故迹……”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临黄井”,有人认为“黄井”即指崔忻凿的井,这是一种误解。明代时黄金山有“黄井山”之称。考古学名家许明纲先生在《鸿胪井及其刻石正误谈》一文中说:“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的黄金山,亦称‘黄山’、‘黄井岛’”。并引《辽东志》卷一地理·金州卫山川条中“黄井岛城”,及金州卫山川地理图中“黄井山墩”的记载,论证了明代黄金山有“黄井”之称。(见《博物馆研究》1993年3月)此说甚是。但什么时候二名开始互用,尚需进一步考证。二是“登奇石,因得览唐崔鸿胪故迹。”这说明该石坠下后,是仰卧在地上,崔忻所刻文字显然朝上边。按渡边谅先生所介绍,该石厚两米,人站在地面是看不到刻石文字的,只有爬到石上边,才可以看到文字,因此查应兆用了个“登”字。这也是《辽东志》误解了“登奇石”的含义,才写了“井上刻石”的原因。
     
        自查氏之后,又有几位明、清两代官员在石上刻了题辞,但只有清光绪年间山东三州兵备道刘含芳的《唐碑亭记》中提到了“井”的事。文中说:“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说明他也没有见到崔忻打的“井”,否则相信他会指出具体位置。因此,对“井两口”只能做出两种假说:一种是崔忻在刻石时,确实见到了前人在此凿的井。另一种便是崔忻把眼前的景状拟作井。崔忻刻石的黄金山横卧在海中,把旅顺海口分割出两个海湾,形状很像两口天然大井。古人认为凡形状像井的都可称作井。《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述征记》介绍“井陉”时说:“其山首自河内有八陉,井陉第五,四面高,中央低,似井,故名之。”(见《元和郡县志》卷十七)那么把两个并排的海湾比作两口井,应当是十分贴切的。

        三

     
        崔忻为什么要提到“井”,它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与“永为记验”又有什么联系?这对正确理解鸿胪井刻石十分重要。由于历代学者尚未论及这个问题,今不揣浅陋,试为之解。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物喻义是常用的修辞方法。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山盟海誓,就是以高山和大海为象征物或称喻体,来表达一种永不改变的美好愿望。我认为“井两口”就是这样一种象征物。《周易·井卦》的卦辞曰:“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清代学者王夫之《周易内传》解释说:“井,篆作,其外四画相交成九区,田之畛域也。其中一点,穴地以达泉也。三代封建沿革不一,人民登耗不常,故互相推移而改邑。若以分田制税,沟遂路塍埒,视以为经界之准,永无所改。”再如清代李士钐《周易注》说:“先王之制,因井为邑,改邑以就井者有之,不能改井以就邑也。盖政有损益,可随时而改,而建中于民之精意,百世不改也。”他在这里以“井两口”为象征物,所取的应当就是“百世不改”之意。接着他用“永为记验”四个字,来表达期望刚刚册封的渤海郡,永远归属大唐王朝统辖得到历史的验证、永不改变这一美好的愿望。正是因为如此,崔忻使用了“记验”一词,而不是一般的“纪念”。这里崔忻以他特殊的身份,执行的又是“册封”大任,譬之“三代”,当是恰如其分。


    (2006年4月14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