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从东亚最早陶器谈跨湖桥和小黄山遗址年代
  • 殷墟墓葬随葬陶器组合研究
  • 家马的起源——来自线粒体DNA的证据
  • 从海陆变迁看浙东沿海新石器早期遗址的形成背景
  • 新论摘要
  • 实物是考古学的前提与目的——从宾福德的怀疑论说起
  • 三星堆成组玉石璧音乐声学性能初识
  • Site Catchment Analysis(遗址资源域分析)译法及其考古学意义的思考
  • 新论摘要
  • 采集狩猎者的命运
  • 最新热门    
     
    毒箭、毒矛与史前的狩猎技术


        中国史前时代的遗址里,除了常见的家养动物比如猪、狗的遗骸外,也还有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遗骨。梅花鹿、獐、麂、狼、獾、野猪、水牛甚至犀牛等等都是常见动物。这些野生动物,有的凶猛,有的高大强壮,在只有长矛、弓箭的时代,狩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Marjorie Shostak, Nisa:The Life and Words of a Kung Woman Vintage Books New York 1983 p. 82.)。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萧山跨湖桥两个遗址,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水牛遗骨。它们的测量和观察特征都与安阳殷墟商代遗址出土的所谓圣水牛(B.mephistopheles)雷同,因此也有人把它们看成家养水牛。我们的研究显示,南北中国所有的圣水牛在形态上都相当一致,就体量而言,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青铜时代约9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很少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就形态而言,圣水牛经过驯化的证据并不存在(刘莉等《中国古代的野生和家养水牛》,《考古学报》待刊稿;刘莉等:《跨湖桥遗址水牛遗存的研究》,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萧山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我们差不多可以断言河姆渡和跨湖桥的水牛都是狩猎的结果,那么人们是如何狩猎它们的呢?
     
        根据北美印第安人的资料,把野牛(buffalo)赶进包围圈、赶下断崖或者利用陷阱、射击离群的野牛个体等等,都是常用之法。由于野牛异常凶猛,即便射击单个的离群野牛,如果一箭不能射中要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