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从东亚最早陶器谈跨湖桥和小黄山遗址年代
  • 殷墟墓葬随葬陶器组合研究
  • 家马的起源——来自线粒体DNA的证据
  • 毒箭、毒矛与史前的狩猎技术
  • 晋侯请隧中的 隧 不当作墓道讲
  • 新论摘要
  • 孔望山造像纪年题刻的发现及相关学术问题
  •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文化时代的研讨
  • 遗址域分析 涵义再探
  • 新论摘要
  • 最新热门    
     
    引导学科发展 扩大成果宣传—— 考古学论坛与考古成果宣传和交流座谈会 纪要

    p; 在论坛的学科定位方面,代表们一致认为论坛应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学术性特色,加强引导学科发展的作用。并适当扩大论坛规模,邀请更多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参加,提供更多的机会,互相学习和交流。在论坛的选题和内容方面,代表建议论坛不仅要重视考古新发现,同时对考古学发展方向和前沿课题,以及一些新的理论、方法和多学科合作等问题给予同样的重视,并提供展示的舞台;适当增加论坛内容。每年6项的考古新发现内容,对于全国众多的考古新发现来说并不很多,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因为时间有限、项目有限而未能入选。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论坛讲演项目,让更多的考古新发现在这个舞台上得到展示和交流。在论坛的讲演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的与会代表建议演讲内容不仅要重点介绍新发现的遗迹、遗物,还应对发掘的学术目的、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已经解决的学术问题、还存在哪些学术问题以及由此提出了哪些新的学术问题等进行着重思考和深入探讨,对发掘中所运用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等也应适当加以介绍。另外,还应提高讲演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考古成果的宣传和交流
      
        与会代表认为,考古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让考古学走向社会,服务公众,加大宣传考古成果的同时,也要讲究宣传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过度宣传,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太过保守而不宣传,应抓住重点项目大力宣传。与新闻媒体之间要充分沟通,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可能会有所不同,要把握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向和内容,以保证其科学性。
      
        一些代表建议要加大论坛的宣传力度,提高论坛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将考古新成果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公开,提高论坛的公众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考古,支持考古,更利于考古的发展。此外要加强国际交流,适当引进国外项目,如最新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最新的理念、方法等,让中国考古学者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这一平台了解世界考古学,同时亦通过这个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考古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形成互动,共同促进考古学的繁荣和发展。此外,有的代表建议增加论坛提问和讨论的时间,还有的代表建议给新闻媒体提问时间等。
      
        三、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问题是与会代表讨论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关于考古发掘与大遗址的保护,一些代表认为目前文物保护工作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好事,但是将考古发掘与大遗址的保护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考古发掘为大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和最根本的依据,没有考古工作者的田野调查、钻探和发掘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就无法确定大遗址的准确范围和大致布局,更谈不上保护问题。因此,在制定大遗址的保护规划方面,应充分重视考古工作者在其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一些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会使未经规划保护的大遗址的面积逐渐缩小,所受的破坏日益加重,盗掘现象屡禁不止。因此,为了获取大遗址保护的原始资料或更翔实的资料,一些必要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势在必行,应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增加投入。
      
        此外,代表认为,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的重视,以求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在这方面多学科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考古现场发现壁画、丝织品、漆器等遗存,可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保护,然后进行科学的提取,保留最多的信息,为多项研究提供原始资料。另外,发掘结束后,一些遗迹保护性的回填工作也很重要,这些对遗址保护的重要措施将使这些信息保存下来以备日后建立遗址博物馆或进行再次发掘之用。
     
        关于出土文物的保护,与会代表认为,文物从现场转移到室内还需进行保护,以免丢失信息。有些是在现场直接取回的,需要在室内进行清理、修复等。有的代表提出这是“二次发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它所提供的信息与田野发掘同样重要。 

    (2006年2月10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