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漫谈中国古代的狗
  • 殷墟墓葬随葬陶器组合研究
  • 家马的起源——来自线粒体DNA的证据
  • 毒箭、毒矛与史前的狩猎技术
  • 晋侯请隧中的 隧 不当作墓道讲
  • 新论摘要
  • 孔望山造像纪年题刻的发现及相关学术问题
  •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文化时代的研讨
  • 遗址域分析 涵义再探
  • 新论摘要
  • 最新热门    
     
    四川盆地唐宋时期制瓷工艺初步研究

    胎等;釉多透明且薄,釉色有青-、青灰色、酱色等,外壁皆挂半釉,下腹和底足皆露胎。器物多素面,一般在器物表面装饰一层白色或者米-化妆土。
      
        第二期  唐代中晚期  本期产品仍为青瓷,出现炉身份为二室,前室为长方形斜坡式,后室呈阶梯状的龙窑,燃料仍使用木柴。瓷器烧造以明火叠烧为主,仍使用支钉、垫圈、垫饼、垫柱作窑具。垫板的使用更加普遍,出现了六角形和三角形垫板,新出现的筒形有底匣钵是本期在装烧工艺方面的一大创新。本期瓷器胎体坚硬致密,釉色丰富而复杂,主要有青黄、青灰、青绿、绿、蓝、酱褐、米黄、棕色等三十余种。装饰手法多样,有釉下彩、刻划纹和印花纹,另有少量贴花堆塑纹。釉下彩主要有点彩、彩斑、彩绘纹饰和彩书四类,色彩斑斓、美观大方,是本期装饰手法的最大特点。
      
        第三期  五代至北宋早期  本期仍以烧造青瓷为主,磁峰窑开始烧造白瓷。本期龙窑和馒头窑均得到发展,流行炉身较短,窑炉坡度呈前陡后缓状的龙窑,这是四川盆地窑工在龙窑设计方面做的新的尝试。装烧仍采用明火叠烧为主,青瓷器一般采用五齿支钉垫隔,另外邛窑为主的几个窑场开始使用三叉支钉,是当时垫烧具的一大创新。匣钵装烧技术较前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仍然采用筒形匣钵仰烧法。青瓷胎釉特征与前期基本一致。装饰方法流行刻划纹和印花纹,釉下彩装饰趋于平稳发展时期,不见点彩装饰。白瓷尚处于初创时期,胎质较粗,胎色多灰白胎,釉色泛黄,多素面,少数器物表面有简单的刻划莲瓣等纹饰。
      
        第四期  北宋中晚期  本期青瓷的烧造稳步发展,白瓷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涂山窑以及川北广元窑开始烧造黑瓷,四川盆地瓷器生产出现青瓷、白瓷和黑瓷并驾齐驱的趋势。白瓷和黑瓷的烧造虽均采用馒头窑烧造,燃料也由木柴逐渐转变为煤,但白瓷烧造流行使用砖砌结构的平面呈马蹄形,排烟室和窑体之间有明显的转角的馒头窑;黑瓷烧造根据窑场的不同,窑炉的形制有明显的差别,涂山窑采用石砌结构的平面为长椭圆形,火膛呈半圆形,窑床平面长方形,有两个排烟室的馒头窑。而广元窑则采用砖砌结构,平面呈椭圆形,窑体上部分隔为三个排烟室的馒头窑。本期匣钵装烧技术开始走向成熟,流行筒形有底匣、漏斗形以及碗形匣钵。青瓷多采用五齿支钉作为垫烧具,同时大量使用垫圈、垫饼、垫柱等窑具,白瓷多使用托珠和石英砂作垫隔,黑瓷器一般不使用垫隔具。青瓷器胎质更加细腻,灰白色增多。彩绘纹减少,多采用刻划、印花纹饰。邛崃十方堂窑流行低温三彩器。白瓷器胎质坚硬细腻,胎色和釉色有白中泛黄、白中泛青和白色三种,胎釉间饰白色化妆土。装饰手法多葵口、六出葵口,器物内壁多刻划篦划双鱼纹和莲花、牡丹等花纹。黑瓷处于初创时期,胎和釉有明显的地方特征,成都平原和重庆地区在胎釉的表现上大相径庭,涂山窑黑瓷胎体致密坚硬,胎色多呈灰白色和黄白色,胎釉间皆不上化妆土,釉色以黑褐色和柿色为主;广元窑黑瓷瓷胎则多褐色、灰褐色,釉色多黑色、酱色,胎釉间饰化妆土。
      
        第五期  北宋末期至南宋早期  本期四川盆地瓷器生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瓷虽仍有相当规模,但开始走向衰落。白瓷规模继续扩大,生产专门化。黑瓷的发展光彩夺目,不仅重庆地区和川北广元窑继续生产黑瓷器,成都平原的金凤窑和瓦岗坝窑也开始烧造黑瓷,形成青瓷、白瓷和黑瓷三足鼎立的格局。装烧工艺基本同于上期,创造性地使用通底釉口覆烧匣,发明了釉口覆烧技术。青瓷的烧造、胎釉特征和装饰方法与上期无明显的区别,但不见葵口装饰,器物多素面。白瓷烧造仍流行B型馒头窑,窑炉形制较上期似有缩小,装饰方法继续流行刻划纹饰,开始出现模印花纹。黑瓷生产随着地域范围的扩大,窑炉的形制更加丰富,重庆地区和川北广元窑较上期没有大的改变,而金凤窑流行平面呈椭圆形,两个排烟室略弧,与窑体无明显分界的馒头窑,瓦岗坝窑则采用平面呈苹果形,最大径在火膛和窑床相接处,两个排烟室向窑炉中轴靠拢的馒头窑。金凤窑和瓦岗坝窑多砂质胎,多饰化妆土,釉色有黑色、酱色、褐色等,光洁明亮。装饰方法以窑变纹为主。磁峰窑和涂山窑开始使用测温工具测试窑炉气氛和瓷器烧结程度,大大减少了瓷器的废品率。
      
        第六期  南宋中晚期  本期四川盆地瓷器的生产处于又一转型时期,承接上期的变化趋势,青瓷进一步衰落,白瓷的生产规模也不能与上期相提并论,取而代之的是黑瓷生产的壮大,形成了成都平原、重庆地区和川北三大烧制黑瓷中心,黑瓷成为四川盆地瓷器生产的主流。在窑炉方面,成都平原金凤窑和瓦岗坝窑与前期二窑的窑炉形制形成互换。重庆涂山窑对窑炉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创新,将火膛顶部设计为双层,并在窑床中设台阶和壁龛,以增加装烧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装烧工艺除流行一匣一器装烧技术外,通底釉口覆烧技术得到广泛使用,一些大型罐瓶类器物采用套烧法。金凤窑、瓦岗坝窑和广元窑黑瓷大多饰化妆土,重庆地区黑瓷窑场一般不饰化妆土。黑瓷窑变纹十分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油滴、鹧鸪、玳瑁、兔毫等,重庆涂山窑还在少数碗类表面印牡丹花、莲花等。

       

       
        从已知的考古材料分析,四川盆地似乎没有经历从烧制原始瓷向成熟瓷器转变的过程,目前发现的四川盆地早期瓷器都是成熟的瓷器,唐宋时期瓷器亦具有较高的水平。可见,四川盆地烧制瓷器虽然起步较晚,但制瓷工艺始终与其他地区交流互动,与其他地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兼具南北各家之长。唐、五代直至北宋早期,四川盆地制瓷技术主要受南方龙窑烧造体系的影响,属于以生产青瓷为主的南方制瓷体系,与当时湖南、浙江的青瓷窑场有密切的关系;北宋中晚期以来,四川盆地制瓷技术发生了重大改变,逐渐转变为北方制作体系,从窑炉、窑具到产品,无不与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密切相连。
     
       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各窑场不仅与盆地外窑场有紧密联系,各个窑场之间技术交流也十分频繁。盆地内各窑场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纷纷发明和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形成了四川盆地唐宋时期独有制瓷工艺特点,尤其是宋代制瓷工艺某些方面成就卓著,可与同时期的耀州窑、越窑、定窑等著名窑场的制瓷工艺相媲美。如磁峰窑、金凤窑等窑场已经具有了一整套相当完备和先进的制瓷工艺流程,大型石碾槽、淘洗池、沉淀池、排水沟、釉缸等遗物和遗迹的发现表明其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先进的程度;盆地内窑炉种类多样,技术先进,兼有龙窑、馒头窑和阶级窑三种中国古代的窑炉形制,这在古代南北方的瓷业发展中是十分少见的。特别是馒头窑技术发展迅速,不仅形制多样,而且在火膛、窑床以及排烟室的设计方面都具有本地特色,燃料的转变和炉栅的使用在当时也站在技术的前沿;源于四川盆地的通底釉口覆烧技术,改进了定窑芒口的不足,而且还向北传播,影响了北方多个窑场;宋代测温工具在四川盆地的出现和使用属于当时先进技术的代表,对全国范围测温工具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四川盆地唐宋时期瓷器生产的发展变化,青、白、黑瓷三大瓷系的此消彼长和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文化大一统条件下社会文化意识的转变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密切相关。另外,从考古材料看,四川盆地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瓷器多数为本地瓷,外地瓷特别是盆地外瓷器仅占相当小的部分,且多为高档瓷,可见四川盆地唐宋时期瓷器的流通范围相对较窄,远距离跨盆地贩运并不多见。我们认为,四川盆地地势四塞,关山阻隔,对外交通较为困难,至宋代更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经济区域,其商税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四川盆地内外瓷器的流通。两宋时期的征税场务林立,每过一务就要交纳一次“过税”,使远距离日用商品销售在与当地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避免征收层层过税,瓷器生产和销售都会尽可能地避免跨务流通,以降低商业成本。这也是促使盆地内外不同窑场产品模仿和技术交流互动的重要原因。

    (2006年2月10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