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漫谈中国古代的狗
  • 四川盆地唐宋时期制瓷工艺初步研究
  • 古 顿 国 考
  • 倗 国 及 其 相 关 问 题
  • 跨湖桥的陶罐子里煮的什么药
  • 日本的水田考古研究
  • 新论摘要
  • 大汶口文化的日月山图像和古代埃及的地平线表示法
  • 遗址域分析 涵义再探
  • 新论摘要
  • 最新热门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迎新年探讨环境考古学新动向

    的关系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和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河南新砦遗址是我国中原地区夏代早期的重要遗址,也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址,在发掘过程中进行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地质考古等一系列研究,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对了解古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各种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而吕厚远的工作则对研究粟和黍的起源、传播、食用方式,青海地区距今4000年前的古代人类的食物资源、食物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韩家懋教授指出,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这些年的工作对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学科发展很快;周昆叔先生为推动中国环境考古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吕厚远这次在早期食物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的基础,并建议各位年轻人要重视实验室工作,打好环境考古学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介绍了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和现代人们对于粟和黍的栽培和食用方面的一些资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孔昭宸教授从吕厚远的工作引申到中国对大麦、大豆、荞麦等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研究。他说,在农业考古、植物考古研究中,有些农作物不是外国人说中国没有就没有,有的可能是我们的工作不够。他还强调环境考古研究中样品采集一定要避免人工干扰,要进行自然剖面与考古遗址的对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王守春教授认为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在我国是具有优势和重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学术意义十分重大,上述报告中的遗址和一系列的新发现的意义都十分重大,建议大家通力合作,对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遗址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方面的经费支持,进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作交叉研究,取得一批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成果。北京大学的夏正楷教授认为,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环境与考古的磨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环境考古已经从单纯的孢粉分析进入到全方位的研究;在研究思路上,更加注重研究人与环境的互动;考古界各负责人开始重视环境考古研究,并愿意与环境方面的工作者进行合作,并积极地提供材料。
     
        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莫多闻指出,国内外的环境考古研究发展很快,目前已经成为考古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领域。文化发展、人类行为变化的原因无外乎是环境和人两种因素造成的。环境考古的目的就是探索环境与文化的关系。环境考古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孢粉分析发展到全面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人类文化系统包括了生产、生活、文化技术、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组织等多种要素;环境系统也包括了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和矿产资源等许多要素;人类文化和环境系统又都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层次。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深入需要有对不同层次和要素的分析解剖,但研究的整个过程必须有系统的视野和系统的分析,才能避免研究结论的片面性,而获得对古代环境与人类行为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和真理性的认识。莫多闻教授热情地邀请大家积极参加将于2006年举行的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大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报社副总编曹兵武先生指出,几位先生的报告说明近年来环境考古成为一种基本的考古学操作理念,由原来考古人送样品去分析,发展到相互结合探讨不少关于古文化和人类行为、生活方面的具体问题。但是一些环境考古方法还需要规范,比如浮选方法大家都开始使用,但是什么样的设备效果最好,如何科学地取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统计和分析比较效果;还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方法已有条件进行联合试验攻关,以提高环境考古的精度问题;他认为目前的合作是具体遗址比较多,点上的推进十分必要,深入的个案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但是环境考古学更应该推动区域性的、流域性的甚至是跨地区的环境考古学研究,因为环境与文化的变迁在这样一个尺度的表现会更明显和灵敏,比较研究便于展开;环境考古学应在诸如农业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上发挥作用。这些方面学会应该做些规划和推动工作,加快学科的发展。

    (2006年1月20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