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交流城市考古经验 促进文物保护工作—— 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 学术研讨会综述
  • 基建工程中考古发掘工作的样板——江苏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土墩墓考古发掘座谈会实录
  • 中国文明起源的新探索——读 《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
  • 原始瓷产地研究之启示
  • 宁波 海上丝绸之路 学术研讨会综述
  • 尖底瓶的用法
  • 新论摘要
  • 大汶口文化的日月山图像和古代埃及的地平线表示法
  •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迎新年探讨环境考古学新动向
  • 2005中国·日照龙山时代与早期国家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
  • 最新热门    
     
    对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的一点看法

    sp;   该牛肋骨刻辞是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二里岗遗址的扰土中发现的,发现之后被带到北京,交陈梦家先生研究,陈先生认为共有10个字,这10个字不是卜辞,而是习刻文字,时代为商代晚期,与殷墟卜辞时代相当(《解放后甲骨的新资料和整理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又《殷墟卜辞综述》27页)。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有10个字,是武乙或文武丁时的习刻(《谈安阳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释作:
             
        又土羊
              
        乙丑贞,从受……
             
                七月
       
        1959年出版的考古报告《郑州二里冈》也只释10个字:
              
                      又 土羊乙贞从受十月
       
        由于此骨发现时,失去了地层关系,所以起初学者都是根据字形,判断它属于殷墟时期,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裴明相著文,指出出土此骨的地点“绝无郑州商代人民公园期及安阳殷墟晚期遗存”,牛肋骨刻辞应属于商代二里岗期(《略谈郑州商代前期的骨刻文字》,《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这一说法得到学界认同。
       
        对于刻辞的性质,李学勤先生后来改变了看法,认为“明显是卜辞,而且共有两辞。字的大小均匀一致,行款却不很整齐”,这一现象与殷墟早期卜辞类似,下面一条有七个字,第二个字(即“丑”字)偏右,释文是:

        乙丑贞,从受
               
                十月。
      
        上面一条有三个字,成弯曲的纵行,释作:
               
                       又土羊。
       
        李先生把“七月”改释为“十月”,云“‘十月’的‘十’字中央有小横笔,不同于殷墟‘七’字的长横笔,而同于后世的‘十’,也很有特色。”下面辞中 “从受”,可有两种解释,一,裴明相的说法,卜辞不完整,应补为“从,受又”;二,卜辞完整,“从”意为就或自,“受”是地名或人名。上面一辞是用羊祭社的卜辞,“土”即社。(《郑州二里岗字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除此之外,“丑”字写作“  ”,与殷墟卜辞大都写作“  ”有区别,这应该是早期的写法。
       
        以上诸家对刻辞的时代、性质和释读虽然持不同的看法,但都认为只有10个字,尤其是《郑州二里冈》,李维明先生所依据的材料是《郑州二里冈》第38页的摹本,从摹本看似乎是11个字,但《郑州二里冈》的释文只有10个字,这说明考古报告的作者并不认为还有第11个字,此摹本不可据。另外,从《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所附照片看,所谓的“乇”字只是简单的“  ”形,“  ”形右下角是一条向左下方斜行的长裂缝,《郑州二里冈》摹本误把“  ”形与与之相接的裂缝连在一起,遂变成“  ”形,李维明先生又把“  ”形的横笔向右拉长,变为“乇”字。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照片和拓本看,“土”字上方没有刻划,亲眼见过该牛肋骨刻辞的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李学勤先生也都没讲“土”字上方有刻划,所谓的“  ”形很可能是骨头表层剥落留下的痕迹。
       
        总之,李维明先生识出的第11个字并不存在,因此也不能把郑州牛肋骨刻辞作为“郑亳说”的立论证据。

    (2006年1月6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