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纪要
  • 也论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的性质
  • 微痕分析在磨制石器功能研究中的初步尝试——二里头遗址石斧和石刀的微痕分析
  • 刘福通故居遗址考
  • 早期陶器刍议
  •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年会纪要
  • 二里头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
  • 新论摘要
  • 检视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玛雅文明因干旱而亡的新证据
  • 最新热门    
     
    北京故宫弘义阁体仁阁研究

    其次,在对建筑勘查和测绘的基础上,辅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及建筑实测图,对两阁的平面组成、大木构架、斗木共、门窗及瓦石、彩画的做法等予以详细的描述和说明。通过这一部分可以看出二者在上述各方面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因体仁阁工期调整的影响,未能对其大木构架细部作详细勘查,故文中有关两阁的大木做法的细部差别如庑座角部的处理、穿插枋的位置变化等未进行充分的对比讨论。此外,两阁琉璃瓦、石作和彩画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限于作者掌握此类资料有限,也未能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有待于日后补充完善。
     
        以上两部分中,有两处资料是本文的论述的重要依据,值得在此指出。一是乾隆四十八年补建体仁阁时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隆安和金简的奏折(简称“内务府奏折”)。该奏折不但对体仁阁的施工和用材情况有较详细的记载,更宝贵的是对弘义阁的形制也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文章中收录了奏折全文。二是弘义阁庑座层中保留较为完整的标有“武成阁”的题记及当时大木施工的题记,文中对所勘查的题记及其位置都进行了记录。这两处文字记载为建筑的年代判定起了重要的佐证作用。
     
        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与实物对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阁的斗木共、大木构架及娥眉穿插枋、雀替、绦环板等带有年代特征的构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清《工程做法》(简称《做法》)的规定进行对照。从而对两阁的建造年代进行判定,初步归纳出两阁中所体现的故宫明代晚期宫殿大木建筑的若干特征,见下列几点:
     
        一、斗口与材分
     
        1. 斗口用材为7.5厘米(合0.24尺6)与清《做法》中规定的八等材(合0.25尺)接近但不相同。
     
        2.主要材料的截面尺寸仍接近32的比例。
     
        二、平面布置
     
        1.明间面阔达86斗口,远大于清《做法》规定的77斗口。
     
        2.明、次、稍间的面阔比例约为75.24.7,与清《做法》规定的765的比例不同。
     
        三、构架
     
        1.采用“甃门式”做法,形成了屋顶檩桁分位线与屋身柱位线在进深方向不对齐。
     
        2.屋顶构架各层檩下为一木枋,与清代建筑中常见的檩、垫、枋三件的做法不同。
     
        四、屋顶
     
        1.各步架尺寸不相等,从檐檩到脊檩步架尺寸逐步减小,与清《做法》中的规定不同。
     
        2.每步架的举架分数并非清代的规定的五举、七举、九举等数值。
     
        五、斗木共的特征
     
        1.角科斜头昂、由昂的宽度分别合1.7斗口、2.1斗口,与清《做法》规定为2斗口、2.5斗口不同;柱头科头昂、二昂宽度分别合2.3斗口、3.4斗口,也远较清《做法》规定的2-4斗口为窄。
     
        2.角科出现类似鸳鸯交手木共的式样,与清代建筑中常见搭角闹头昂不同。
     
        3.昂身刻“假华头子”,昂嘴底部下垂的起始点在其上木共中心的分位线位置,昂身后尾刻“假上昂”。
     
        4.斗底有欹页。
     
        六、材料
     
        多采用整材且大木构件多为楠木制作,与清代建筑多采用包镶做法、材料多为松木和杂木不同。
     
        七、其他构件的艺术手法
     
        1. 雀替的外观总体比例窄而长,  头线较短,蝉肚线也与清代建筑中常见的形象不同。
     
        2. 绦环板长宽比例近31,四角带有明显的海棠线,内部卷草花纹与清代建筑的样式有明显差别。
     
        以上诸多特征中,我认为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弘义阁的构架特征:奏折中称之为“甃门式”做法。这种做法与清代常用的叠梁式构架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中央采用五架梁、三架梁的叠梁式,而两侧在中金瓜柱的侧面伸单步梁承托下金檩;二是屋架檩桁分位线与柱位线在进深方向不对齐。这种做法在故宫中尚未见其他实例,值得引起重视。
     
        另需说明的是,体仁阁虽然建于清代中期,但因仿照弘义阁建造,在建筑的斗口、面阔与进深之比例、开间大小分配、屋顶举折等采用了与弘义阁近似相同的做法。这几方面均直接影响建筑外观的权衡比例,这种处理可以使两阁保持近似相同的外观形象。因此,体仁阁在上述方面重复了明代末期建筑的手法。
     
        文章附录中收录了两阁的部分实测图纸7、近代维修档案以及明清两代的修建和使用情况。以此希望为明、清建筑的研究提供两个完整的实例,也为故宫古代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有所裨益。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对象为故宫中两座孤立的单体建筑,得出的结论也仅限与两阁本身,并不能称为明代晚期宫殿建筑的普遍特征。此外,与两阁相关的其他几个问题,如建筑外观形象在明、清两代的演变、用途变化的原因以及皇宫外朝左右布置文、武楼的形制等,因本人学力所限,未在文中予以讨论,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不吝赐教。

    (2005年10月21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