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局 侯俊杰
  • 楠木园文化及相关诸问题
  • 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显微结构和铅同位素比值研究
  • 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 纪要
  • 检视国际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进展——第35届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纪要
  • 最新热门    
     
    鄯善地区汉晋墓葬与丝绸之路

    bsp;  从上面对扎滚鲁克第二期晚段墓葬和孔雀河三角洲地区早期墓葬的讨论中可以发现,鄯善地区早期墓葬中体现出浓厚的游牧文化特色,同时也开始出现了来自中原的五铢钱、铜镜等。游牧文化特色体现出当时绿洲小国的经济形态,虽然当时绿洲的这些早期居民可能已经利用“南山”的季节性冰山融雪从事农业生产,但无疑他们的绿洲经济是混合式的,游牧生活依然是绿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176年,匈奴右贤王“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匈奴这次征讨行动的成功,“诸引弓之民”经济基础的类似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匈奴自此以后对塔里木盆地诸国的统治也同时强化了该地区与草原文化的关系。墓葬中开始出现来自中原的五铢钱、铜镜等则应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的经营有关。
     
        鄯善地区中期墓葬包括我们分析的尼雅三处墓地和孔雀河三角洲地区中期文化墓葬,两组墓葬刚好分布在了鄯善地区的东西两头,这种东西差异似乎也导致了这两处墓葬文化面貌并不完全相同。这两处墓葬都表现出本地文化的一些特征,保留了与草原地区的若干联系,同时都可见来自中亚和中原的文化因素。而孔雀河三角洲地区这个时期的陶器面貌则表现出一种完全的“汉式”特征,这个变化非常重要,因为陶器面貌的整体变化和零星汉式器物或中亚器物的出现意义完全不同,这意味来自中原的制陶术传入了该地区。结合史实,我们认为这很可能与中原王朝在该地区的屯田有关,《水经注·河水二》记载东汉年间曾屯田于楼兰,史称“楼兰之屯”,时间当在和帝年间而根据对《汉书·西域传》和《后汉书·西域传》文本分析,许理和也指出屯田制对绿洲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刺激作用,并直接导致了公元2世纪初该地区的人口增长高潮(Zürcher 1990180)。这个时间拐点正好对应了我们对早期墓葬和中期墓葬的时代划分。
     
        鄯善地区晚期墓葬现在可以确定的包括有扎滚鲁克第三期墓葬和孔雀河三角洲晚期墓葬。前者体现出强烈的中原文化特色,墓葬出土的成套中原文化器物——木耳杯、木盘、木耜等体现出这个时期中原对该地区的继续经营,以及该地区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愈加紧密。后者同样体现出与内地的文化联系,尤其可见与河西地区的文化渊源。同时这个时期高等级的墓葬中体现出强烈的佛教文化色彩,这与该地区在3世纪后半叶成为佛教的大本营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也正是在该地区有了系统的佛教传统后,中国内地的佛教才渐渐发展出一个有机的宗教体系(an organized religious system)。
     
        由于该地区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我们在此编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尝试讨论了该地区墓葬所见汉文化因素、草原文化因素、帕提亚(安息)文化因素、贵霜文化因素和古典西方文化因素五类不同文化因素的消长变化。该地区是研究多元文化社会的良好试验场,不同类的文化因素在该地区文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满足于区分出各类文化因素,而进一步尝试对各类文化因素进行分层的处理,以求明了该地区文化的深层结构,相信这将对理论的建构不无裨益。

    (2005年9月23日7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