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褒衣博带 与云冈石窟
  • 早期玻璃器与古代社会
  • 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 古代烧瓷所用窑具举隅
  • 烧烤坑——一种值得关注的考古学遗迹
  • 人口迁徙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变迁——从『广富林遗存』的发现谈起
  • 新论摘要
  • 三星堆铜器金属成分的几个问题
  •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 最新热门    
     
    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关于公众考古学的思考

    术研究,只有依赖高瞻远瞩的国家支持才能进行,和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实在没有太大的干系,所以对公众对考古学抱有的热情,实在不要有太大的希望。
      
        考古学的这种学科性质也决定了考古学家们在这个社会中角色的定位。在很多人眼里,考古学家是一群辛苦而古怪的人,他们无权无势,不谙世事,收入低微,衣衫破旧,嘴里说着谁也不懂的术语,整日奔走于荒村野岭,捡到个砖头瓦片就兴奋不已。普通公众没有谁会对考古这个职业表现出特别的羡慕,尽管他们很尊重考古学家。但考古学在普通公众心中也有些光环,这主要是沾考古活动中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的光(但可惜的是如张光直先生所言,这些东西跟考古学家没有任何关系),经常有人揣着各种神秘的东西,神秘兮兮地找考古学家看值多少钱,可惜考古学家往往看不懂,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专长,而是文物鉴定专家和文物贩子的专长。但这往往又进一步损害了考古学家在普通公众中的形象和地位。所以,在这个社会上,甚至在知识界,考古学家都是很边缘的一个群体,这是由他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的性质决定的。
      
        常见有媒体责怪,说考古学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考古学家孤芳自赏,只知“把头埋在土里”。要改!似乎建立不了公众考古学都是考古学家的错。其实说这种话真是对考古学研究和公众考古活动的根本区别缺乏最起码的常识。让考古学家把成果写明白一点,让公众容易理解,其他学科能够利用,当然没错,也是考古学家应该做的。但如果以为这样子就可以令考古学家走出“象牙之塔”,就会建立公众考古学,真是痴人说梦。考古学愿意在象牙塔里做道场吗?考古学家愿意孤芳自赏吗?如果能够不损及考古学的立学之本,而只是转换一下治学思路,调整一下成果表述方式,就能够使考古学成为管理学那样的显学,使考古学家过上经济学家法学家那样的幸福生活,考古学家何乐而不为?不幸的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普通公众的兴趣重点是如此遥远,乃至二者呈现出一些基本性的背离,所以,无论考古学家们付出多大的努力,怎样改变考古成果的发表形式(由于题材所限,无论如何考古论文也很难写成一篇引人入胜的优美的抒情诗或者小说),也不可能改变这种根本性分野,公众考古活动和考古学研究,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在本质上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尽量拉近二者的距离而已。或者再进一步,“加一道‘转换普及’的新程序,在与社会和公众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反馈”(曹兵武先生语)。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帷秘事。面对一处考古发现,大家看到的东西也不会一样,考古学家会看到古代社会,媒体会看到收视率,博物馆会看到门票,群众会看到珍宝和奇遇,大家各有各的念想。但从出发点来看,考古学家首先表现为学术追求,而其他群体则首先表现为现实利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专业研究者和普通公众的根本区别。由此,我们可以-出要建立所谓公众考古学的某些深层次背景。如果说考古学研究体现了考古学家的价值取向,那么所谓公众考古学就是要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价值取向。
      
        媒体与公众在某些方面是高度一致的,公众的需求就是媒体的取向。媒体之高度迎合并开发公众的口味,不仅敏感迅速而且丰富多样,其绚丽灿烂不是建立公众考古学的呼吁者所能够想像的。最著名的如美国考古题材大片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和古墓丽影系列(这不知道算不算公众考古学的内容?),可算把“考古”在观众心目中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了,真是超高度满足了公众对于考古学的欣赏喜爱之心,好莱坞老牌帅哥哈里森·福特扮演的印第安纳·琼斯博士和全球美女排行榜新科冠军安吉莉娜.茱莉饰演的劳拉,一男一女,由此成为最著名的考古学家形象。这片子,也真是为考古学和考古学家长脸贴金了!但回到现实中,那种生活,恐怕是真正的考古学家做梦都想不到要过的。考古学家真正的生活,没有人有兴趣要看。
      
        公众考古学,是个舶来品,据说内容包罗万象,但就目前国内此类活动的开展而言,我看多数都是搞成了效益挂帅的娱乐性商业活动,只不过主题是“考古”而已,和文物旅游之类没有多大的区别。所谓的公众考古,是观众和媒体的盛宴,它的主角是businessman,而绝不是考古学家,考古学家不过是助手和配角。从这方面来说,把公众考古学搞不好归罪于考古学家,真是比窦娥还冤。在这些活动中,组织者和操作者以寻宝猎奇为目标的功利心理暴露无遗,这显然与考古学家的思想观念是难以合拍的。
      
        记得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直播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动,中国花25万美元购买了转播权,中央电视台请了一个搞埃及学的女教授做嘉宾,大家都知道,那场直播和其他次直播一样,没什么惊人的发现,令主持人和观众大失所望,主持人先表达了一番失望之情,然后请嘉宾发言,女教授显然具有和主持人、观众不一样的看法,她说,这次虽然没有发现什么珍宝,但是发现的那些普通墓地对研究埃及古代社会很有价值,比珍宝更重要……(大意)。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主持人不耐烦地打断了。您看,我们的考古学者在社会主流文化跟前连个说话的余地都没有。
      
        再说说45集电视专题片《考古中国》,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套很精彩的好片子(国外比这好的片子还有,比如中央电视台放的关于恺撒之死法医考古学调查的那个,好像是Discovery频道),是公众考古学的佳作,观众很多,网上用emule可以很顺利地下载下来,可见喜欢它的人实在不少。我发现,这套片子的主线就是典型的寻宝猎奇导向,解说内容反复强调这个方面,凡是涉及到这方面的片子做得就比较好看(比如中山王墓),珍贵文物差一些的就做得一般(如河姆渡),缺乏珍宝的旧石器时代直接就忽略了,恐怕这也反映了制作者的意识。制作者对观众的心理摸得也真准,怪不得那么多观众喜欢看。
      
        再看看国内出的那些所谓公众考古的书,光看看书名就知道出版商是个什么导向,什么探秘啦,搜奇啦,大发现啦,一律就是这一套,当然,这可能主要反映了编辑的想法,而不是作者的观念,作者多是考古学者或学生,没有那么多商业头脑。
      
        就笔者孤陋寡闻的观察,国外的情况大约和中国有些类似,不过花样要多得多。比如遗址公园啦,考古节啦,考古旅游啦,等等,商业气氛也很浓,大多是businessman操作,考古学者打下手。不过在国外有些项目和活动,不知道是不是公益性,非常好。比如,曹兵武先生介绍,美国与考古知识普及有关的刊物将近十余种,除了著名的《国家地理》、《发现》以及《科学》等经常发表考古普及文章之外,还有几种专门的考古学普及型刊物,比如《考古学》(Archaeology)、《发掘》(Dig)、《发现考古学》(Discovering Archaeology)和《美洲考古》(American Archaeology)。它们在普及考古知识的大旗下分别锁定不同的读者群体,比如《发掘》专门面向孩子,引导他们对考古学的兴趣和正确理解。另外,类似的考古学专题网站也相当不少。这些东西即便不是公益事业,估计也赚不了几个钱。在中国,目前似乎还没有人做这些事情,即使有人做,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因为经济来源是个大问题。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