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褒衣博带 与云冈石窟
  • 早期玻璃器与古代社会
  • 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 古代烧瓷所用窑具举隅
  • 烧烤坑——一种值得关注的考古学遗迹
  • 人口迁徙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变迁——从『广富林遗存』的发现谈起
  • 新论摘要
  • 三星堆铜器金属成分的几个问题
  •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 最新热门    
     
    辽代宜州建置年-

    nbsp;
        4、1926年在建昌县出土的景宗乾亨三年(981年)的刘继文墓志有“……敕下宜霸二州,共营葬礼……”的记载。
     
        5、朝阳东塔塔基地宫里早年曾出土圣宗开泰六年(1017年)的无垢净光大陀罗法舍利经记上刻有“……建、霸、宜、白川、锦等制置使……”的记载。
     
        6、建国前在凌源市孙家杖子出土的圣宗太平六年(1026年)宋匡世墓志有“……前宜州弘政县令员外之兄……”的记载。
     
        7、建国前在朝阳县出土的兴宗重熙六年(1037年)韩  墓志有“……寻授乾、显、宜、锦、建、霸、白川七州都巡检……”的记载。
     
        上述辽代石刻记载中,以世宗天禄二年(948年)所记宜州为最早,其他早于圣宗统和八年(990年)的还有景宗保宁二年(970年)的刘承嗣墓志、景宗保宁十年(978年)的李内贞墓志、景宗乾亨三年(981年)的王裕墓志、景宗乾亨三年(981年)的刘继文墓志,墓志皆为辽朝汉族文人所书,应视为实录,是可信的,并与上述《辽史·王郁传》的记载相互印证,足证太祖时建宜州之说是正确的,而其他两条圣宗统和八年建宜州和兴宗时建宜州之说是错误的。
     
        既然在太祖时就已建宜州,那么宜州最早是由谁建立的呢?向南先生首先提出宜州为东丹王耶律倍所建的私人头下州的观点,并详述其理由,笔者十分赞同。宜州最早是耶律倍俘定州人户,在自己牧地上所建立的私城。又据《辽史·王郁传》记载:“王郁从太祖平渤海、战有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崇义军节度使。”这是宜州赐军号之地,也就是宜州由私人城转为头下军州之始,时为天显元年(926年)。则宜州之名至少应在此之前。
     
        明确了宜州最早由耶律倍所建私人城之后,再读上述刘承嗣墓志中有“……始终宜州大内……”的记载就容易理解了。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习惯将天子(皇帝)宫殿称谓大内。但宜州并非京都,又不是重镇,因何有称谓大内的建筑呢?细审应与耶律倍私人城有关。因为有辽一代,虽然辽太祖死后,耶律倍作为太子人皇王理应继承皇位,但最终并没有当上皇帝。然而无论生前与死后,耶律倍一直被视为皇帝,并享受皇帝待遇。据《契丹国志》记载:“先是,图欲镇东丹时,乃渤海国亦有宫殿,被十二旒冕,服皆画龙象,称制行令。”迁渤海于辽东后,耶律倍迁居辽阳故城,天显三年(928年),升为南京,仍如帝制。“高三十丈,有楼橹,幅员三十里,八门,宫城在东北隅,高三丈,宫墙北有让国皇帝御容殿,大内建二殿。天显十三年(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耶律倍死后,“太宗改葬于医巫闾山,谥曰文武元皇王。世宗即位,谥让国皇帝,陵曰显陵。统和中,更谥文献,重熙二十年(1051年),增谥文献钦义皇帝,庙号文宗。”所以宜州大内就是当时耶律倍在私城内所建的宫殿,后人尊称为大内。以致后来在辽朝中期鼎盛的圣宗开泰九年(1020年),在宜州城内建与辽西京大同府华严寺齐名的寺院奉国寺也与耶律倍的名字密切相关,景宗时起为中京道宜州崇义军治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