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辽代宜州建置年代考
  • 反思中国考古新进展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回顾与思考
  • 论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的性质
  • 新论摘要
  • 二里头遗址发现年代择辨
  • 反思中国考古新进展
  • 新论摘要
  • 马王堆三号墓主不是 临湘侯 ,而是“车大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主再议》读后
  • 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
  • 最新热门    
     
    海南岛发现的石拍与中国南方的树皮布文化

    野外采集到两件,其中一件长21厘米,宽7厘米,柄长5厘米(图一)。柄部较短,但适于手握,拍面较长,正面平整,两侧各有三道阴刻条纹。在五指山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昌江县博物馆、保亭县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也有一定收藏。由于树皮布是有机质,难以在多雨的海南岛地下保存下来,所以考古工作中除有石拍遗物出土外,没有发现过树皮布。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黎族老人中,还有人制作并使用树皮布。海南省各地博物馆均有一些收藏。如保亭县博物馆有一件树皮布长178厘米,宽50厘米,制作精细,宛如布匹(图二)。此外,白沙县博物馆收藏的树皮被、海南省博物馆的踞织机腰带(长47厘米,宽10厘米)(图三)等都是树皮布的精品之作。上述考古发现都是一些古代文物,本身“不会说话”,是一种“死化石”,单凭这些资料很难说明树皮布的工艺状况,这只能求助于作为“活化石”的民族学有关资料的帮助。经过笔者的民族学调查,黎族可利用的树皮有很多种,如厚皮树、黄久树、箭毒树、构树,但能加工树皮布者仅构树一种。
     
        构树古代称  树,学名楮树。从晋人裴洲的《东观汉记》一书看出,汉代已有用树皮布做冠的记载,当时边疆少数民族则以其制衣裳、被褥。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169“琼州”条:“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语难辨其言,不知礼法,须以威服,号曰生黎,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以木棉为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武陵人作楮皮衣,甚坚好”。
     
        清·张庆长撰《黎歧纪闻》:“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下:“黎人短衣名黎桶或即树皮布所制。”
     
        清·《琼州海黎图·纺纱图》文字说明:“蚕桑织绩之法为黎所弗谙,其地唯产木棉一种,春花夏实。黎妇采子取棉,以手足纫线,染成绚烂色,织为吉贝。盖犹民之有缟纟宁也,其次则素色者较麻少麇,再次则仅缝树皮以为障蔽而已。”
     
        这些记载都反映了黎族先民使用树皮布的真实情况。黎族地区有三类纺织原料:一是树皮,二是麻,三是木棉。海南岛先民在用麻、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这种粗纤维的“树皮布”。海南岛的黎族先民学会利用纺织原料和掌握棉纺织技术之后,“树皮布”并未完全让位于麻、棉制品,依然有人用楮树皮制作垫单、衣服、腰带等生活用品。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易采、易制、耐用等优点,并且还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
     
        那么黎族如何“缝树皮为衣”呢?据黎族老人口述,有几个加工步骤:
     
        第一步扒树皮,这项工作在雨季进行,选择较粗大的构树,表面要光滑,用砍刀在树干上下各横划一圈,长度据实际情况所定。从上圈往下圈竖划一道。用石拍均匀地敲打树干,松动树皮与树干结构,如此反复,直至剥下整张树皮。
     
        第二步修整,即把刚扒下来的树皮压平,阴干后削掉疤节,略作拍打,使表皮与树皮纤维结构松动。
     
        第三步放在水中浸泡、脱胶。敲打过的树皮更易于在水中浸泡。以温高为宜,令其发酵,沤去树皮等杂质,并使树胶溶于水中,保留脱过胶的树皮纤维。
     
        第四步漂洗,泡好的树皮是膨胀的,还含有一些树胶,味道较臭,必须在河水中冲洗,使树胶脱净,剩下的是白色的树皮纤维。
     
        第五步晒干,洗好的树皮纤维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要挂在木杆或山栏(早稻)架上,控去水分。
     
        第六步拍打,将树皮纤维放在树干或石板上,以木榔头锤打,如果树皮布不均匀,还要扯平、弄整齐,去厚补薄,使纤维分布均匀,最后拍成片状,这就是洁白的树皮布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缝制,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
     
        从上述黎族制作树皮布工艺看出,尽管分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并不多,其中的锤打工具极为重要,由于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石器,专门制作石拍用于加工树皮布,所以石拍能在地下保留下来。不难看出,石拍是制作树皮布的利器,也是树皮布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民族地区会制作树皮布的民族不仅限于黎族,海南岛的苗族、云南的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克木人、布郎族也曾经制作和使用树皮布,至今还有些老人会制作树皮布。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南方的树皮布文化还知之不多,因此海南岛发现制作树皮布的石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扩大了树皮布的分布范围,说明海南岛也是古代树皮布文化的重要地区;其次,就全国范围而言,树皮布工艺基本消失了,但是在海南黎族等民族地区它还存在着,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一直延续下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仅要在考古工作中寻找树皮布文化的遗迹,还应当认真记录、拍摄民族地区的树皮布工艺,把有关实物搜集起来展现在博物馆,这对保护具有地区特色的树皮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