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学者试揭汉字起源之谜
  • 新论摘要
  • 窑业工具考——瓷刀
  • 如何破译史前艺术中的符号
  • 环境、稻作起源与社会结构
  • 面对辽金驼马壁画的深思
  • 从虢国墓地谈西周时期丧葬特点与社会关系
  • 新论摘要
  • 马王堆三号墓主不是 临湘侯 ,而是“车大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主再议》读后
  • 海南岛发现的石拍与中国南方的树皮布文化
  • 最新热门    
     
    晋南涑水河流域的区域调查

    ;  
        为配合“晋南文明起源与国家产生”的课题研究,我们对运城盆地青龙河流域的调查也采用了区域系统调查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至少还存在或多或少可供斟酌的地方。
       
        首先,这种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受地形地貌的制约,似乎适于起伏较小且有剥蚀的地貌环境。由于运城盆地起伏较大,所以,实际工作中,我们在平地运用了区域系统调查的拉网方式,在山地更多吸收的是传统调查方法——以沿地坎看断面为主,同时加大踏查密度。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断面上更易于发现遗存,特别是遗迹。
       
        其次,考虑到后期的搬迁作用,我们并没有简单地把所有遗物的分布都作为一定时期遗存的分布范围,而是把构成遗存分布的文化层、遗物和遗迹分别进行记录,必要时分别进行采集。文化层和遗迹作为当时人类的活动范围是没有疑问的,但遗物则另当别论,尚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所以这样做,至少能给后来的研究者以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只能盲从。同样,在确定遗址的标准上(以遗迹还是以遗物为标准?遗物的数量?)以及确定遗存之间的关系上(是否属于同一遗址?)也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更多选择的余地。
       
        最后,区域调查是基础性工作,客观地收集资料是其首要任务,其次才是之上的各项科学研究。所以,我们主张调查首先应立足于信息的全面收集,而且不应有先入为主的倾向。
      
        鉴于以上问题,考虑到考古学的自身特点,着眼于考古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了一套不完全同于以往的调查方法和记录方式。
       
        首先,我们对调查区域的地形图进行了矢量化处理。在矢量化中可以放弃一些无用的要素,但等高线、河流湖泊、村庄等则是必须矢量化的。在矢量化时最好选用具有相同坐标系的地图,这样便于拼接。同时,为工作的方便,尽可能使用等高距相同的地图进行矢量化。由于调绘年代不同,图与图之间有时候会有或多或少的误差,所以也要尽可能使用调绘年代一致的地图。实际应用中,测绘年代越早的地图保留的原始地貌越好,更利于对遗址本身及其外部环境的分析研究。当然,使用旧图意味着与现在很多地物不一致,这就需要对矢量化图中的这些地物进行及时地更正,如高速路等。地图矢量化是一项长期累积的基础工作,除了调查可用之外,在一些大遗址的发掘中也可以使用,更可以作为建立所有文物(包括地下和地上)的基础平台。矢量化后的地图除直接使用外,还可以制成三维图,效果会更直观一些。
        
        其次,我们放弃了那种在地图上人工标注的做法,而是选择了GPS测点的办法。不过,在使用之前必须对GPS进行重新设置,使GPS与矢量化图的坐标系相一致。这些设置除了对显示格式、坐标系、当地中央经线、投影比例、东西偏差、南北偏差调整外,还需要对地图基准的DA、DF、DX、DY、DZ等进行设定,其中,DX、DY、DZ三个参数则是因地而异的。通过坐标系和参数的重新设置可以尽可能校正GPS的误差,把GPS测点的误差控制到最小。试验表明,在开阔的地带其误差基本都可以控制在20米之内。调查者之间保持30米左右的距离已满足了测点误差的最小横向间距,而我们把测点的距离定为20米也达到了纵向间误差的最低要求。这样,可以确保GPS的测点落到所要测的范围内。实际上,每一个测点都代表了一定的面积范围,在此范围内发现的任何遗存都归入该点。
       
        记录和测点、采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记录除了测点的编号(其设计要考虑到便于数据库的检索)、座标(主要是X和Y)和地点外,还主要包括遗存的性质、遗存的时代及其丰富程度。遗存性质包括地表遗物、文化层和遗迹,如果是遗迹,还要对遗迹的类型(如灰坑)、数量、特点及时代进行记录。如果某一测点包含几个时代的遗存,甚至每一时代的丰富程度也不同,这些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原则上所有的遗物都要进行采集,而且要具体到遗迹单位(地表遗物另当别论)。针对这种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记录要求,我们对与采集物相配套的标签也进行了全新设计,使其内容与记录大体一致,尽可能做到合二为一,这样更便于实际操作。除此之外,调查发现的一些重要遗迹现象还要进行拍摄和登记,可能的话还要进行测绘记录。经过测点、记录和遗物采集等,我们初步建立了小范围内(测点)的文化遗存分布信息。
       
        无数测点的汇集无疑会形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信息库。针对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信息,我们事先建立了一个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内容完全是记录的翻版和汇总。每天回到室内,在对当天的调查材料进行核实后,所有的信息都输入了这个数据库。由于遗存的埋藏环境和暴露程度的不同,任何形式的调查都不可能彻底了解一个测点的全貌,更不可能了解一个遗址的全貌,也就是说,任何一次调查都不是终极的调查,随时有修改的可能。在现代社会对遗址破坏日趋加重的情况下,建立这种可供修改的数据库对资料的保存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另一方面,数据库可以对录入的大量信息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分类、归纳、提取,也便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工作。
       
        数据库的形成已初步完成了我们的调查目的,而且,通过数据库的分类检索,似乎也可以归纳出不少有意义的结论,如不同时代人类居址的相对高度、不同时期的中心聚落,等等。但对如此翔实的资料,数据库还不能把所有的信息立体地、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不过,日益发达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为处理大量数据提供了可能。我们以矢量化地图或以矢量化地图为基础形成的三维图作为数据加载的平台,然后,把数据库加载到ArcView GIS等分析软件上。由于每一个测点都有自己的座标,无数的测点就汇集成了这个区域内所有遗存的分布情况,所有遗存的分布情况构成了某一遗址(群)的分布范围,无数测点的汇集便于重新审视个别遗存与某一遗址的关系,也便于重新审视遗址的界定问题。通过ArcView等空间分析软件,我们可以对不同时期的遗存以不同的符号进行区分,这样,每一个时期文化遗存的分布就区别出来了,自然,每一个遗址的不同文化分布也区别出来了。同样,我们可以根据遗存种类(地表遗物、文化层还是遗迹)的分布范围来确定当时人类的主要活动范围。更进一步,可以根据发现遗存的丰富程度来探讨当时人类的活动中心等等。如果说矢量化图或三维图展示的是自然地貌环境,那么,加载的数据库信息则是不同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二者的结合就是当时人地关系的真实反映。空间信息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到微观把握整个区域内聚落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便于我们了解当时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涑水河流域尝试的这种调查方法是在总结传统调查方法和吸收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涑水河中上游的调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鉴于此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改进,而测点误差偏大一直是我们最为头痛的问题。未来卫星定位系统精度的提高,或许会有助于这种调查方法的推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