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
  • 再思二里头文化的来源
  • 湘江流域的大塘文化
  • 内蒙古曼德拉山的岩画
  • 《新论摘要》
  • 面对辽金驼马壁画的深思
  • 从虢国墓地谈西周时期丧葬特点与社会关系
  • 晋南涑水河流域的区域调查
  • 郑和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感谢傅举有同志的批评
  • 最新热门    
     
    西方环境考古研究的遗址域分析


        西方考古界早在19世纪就开始关注遗址空间分布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考古学的诞生,遗址空间研究进一步发展出全新的遗址域分析。1970年,Vita-Finzi和Higgs首先创用这一方法在巴勒斯坦做实地分析,取得了很大成功,随后这一方法迅速在欧美各地推广使用,迄今已发展成为西方环境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伊文思、宾里弗等人的环境考古著作和伦福儒等人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都有专门介绍。笔者查阅有关西方考古文献,对这种方法介绍如下。
     
        遗址域分析的英文表述有两种,即Site Exploitation Territory Analysis(简称SETA)和Site Catchment Analysis(简称SCA),后者是Vita-Finzi等人在最先创用时的名称,前者是Bailey和Davison在1983年提出的新名称,意在强调古人走出遗址获取日常生存资源所能到达的最短距离和时间。现在西方环境考古学界一般采用前者,但这只是表述的不同,所指都是同一种分析方法。1991年,荆志淳在一篇介绍西方环境考古的文章中把它们统译为“遗址域分析”(《环境考古研究》第1辑),在2004年出版的上述伦福儒著作的中译本中,这两个术语被分别译为“遗址开发领域分析”和“遗址生产区域分析”,从字面意思看,这两个译法都不太准确。为了准确表达西方使用这一方法的本意和便于国内理解,我们认为把它们通称为“遗址域分析”更加简洁妥当。
     
        遗址域分析是指通过对遗址周围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来恢复古人以遗址为中心的日常活动范围和获取资源的方式,进而考察人地关系演变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