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十余年来的中国环境考古
  • 费孝通先生和考古学
  • 湘江流域的大塘文化
  • 内蒙古曼德拉山的岩画
  • 《新论摘要》
  • 西方环境考古研究的遗址域分析
  • 良渚文化玉琮一种特殊的使用方式
  • 十余年来的中国环境考古(下)
  • 新论摘要
  • 涉性考古需要客观——与刘学堂同志商榷
  • 最新热门    
     
    汉边塞 县索 考

    ”、“柃柱”与“县索”是紧密相关的边塞设施,《居延新简》EPT59·23:“第三隧长见,卒一人见,候史见。天田皆画、县索完、柃柱完。”“天田”是长城沿线铺设的沙土带,宽约五至七米,凡人马越过,皆能留下足迹,《汉书·晁错传》:“为中周虎落”,苏林注:“作虎落于要塞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已知匈奴来入,一名天田。”虎落与天田不尽相同,但苏林所云“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恰为天田之制,唐代称之为“土河”,《通典·守拒法》:“土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来入多少。”“县索”的走向当与天田同,故简文所云“用柃柱五百一十七枚,用绞千七百五十二丈”当布设于“延袤三里七十步”之“葆塞天田”沿线。“柃柱”为柱形物,用以架设悬索。简文载“三里七十步”的距离用“柃柱”五百一十七枚,据《敦煌汉简》1714:“六人画沙中天田六里,率人画三百步”,知当时每汉里为三百步,则“三里七十步”合九百七十步。汉代以六尺为步,而每尺合今约23厘米,则“九百七十步”合今1338·6米。综合换算之,则两根“柃柱”的间距约合今2·58米。绞,绳索;或为“绳”字异体。“绞千七百五十二丈”合今4029·6米(按一丈十尺,一尺23厘米计),将其悬挂于1338·6米的517根“柃柱”间,则可形成上中下并行的三道悬索(含一定的下垂因素),恰与《居延新简》EPT59·6所见“县索三行”的记载合。
     
        综上,“县索”为悬挂在间隔2米半左右的立柱上的三道绳索,沿着“天田”绵延布设,其外观犹今边界上架设的铁丝网,用以阻隔人马跨越,是明显的界标。
     
        “县索”须保养维护,保持“柃柱”直立不倾倒,绳索紧绷不松缓、断绝,否则为失职。上级官员视察边塞,即把“县索”是否松缓及币绝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居延新简》EPT59·6所见对甲渠侯官下属烽隧的检查,存在问题包括“县索三行一里六步币绝,不易,负十算。”及“县索缓一里,负一算。”对悬索断绝的处分重于悬索松缓者,而后者多见于简文,如《居延新简》EPT51·108为一写在木觚上的“行罚檄”,处罚理由包括“县索缓”,又见《居延新简》EPT51·403:“呼涂古□不承已……天田不画□□县索缓。”涉及“柃柱”者见《居延新简》EPT52·595:“□□易折,柃柱毋……”
     
        悬索使用一些时日后,自然要腐朽,故需经常保养更换,制绳便成为边塞戍卒主要勤务之一,《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43·3,217·24:“凡积九十人,其十人养,定作十六人,得绳千六百丈,率人廿丈。与此三千二百丈。”绳索可用以编联简册,但一次批量制造达三千二百丈之绳索(合今7360米),断非用于编册,当用作“县索”才合理。类似记载又见《居延新简》EPT52·29:“己卯卒十人:一人养,定作九人。六人伐兹其。三人绳,得绳百一十丈,合百八十丈。”柃柱虽较耐用,亦有更换时候,故简文中也有采伐统计的记载,如《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1·6,31·9:“伐柃柱马 六……”,又《居延新简》EPT40·159:“……与此柃柱百五十枚。”
     
        边塞烽隧之间,非必全线筑塞墙,《汉书·赵充国传》:“今留步士万人屯田,地势平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保,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绝,便兵弩,饬斗具。”皆视具体环境而定,有些地段或仅设“天田”与“柃柱”即可。居延都尉下辖卅井塞设有“县索关”,见《居延新简》EPF16·6:“·匈奴人渡三十井县索关门外道上隧天田失亡,举一烽,坞上大表一,燔二积薪;不失亡,毋燔薪,它如约。”所在以悬索为界限标志。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