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十余年来的中国环境考古
  • 费孝通先生和考古学
  • 汉边塞 县索 考
  • 新论摘要
  • 三角纹符号解译
  • 西方环境考古研究的遗址域分析
  • 良渚文化玉琮一种特殊的使用方式
  • 十余年来的中国环境考古(下)
  • 新论摘要
  • 涉性考古需要客观——与刘学堂同志商榷
  • 最新热门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出土玉人、玉凤及相关问题

    耳郭,前额饱满,两眼外眼角与两眉梢斜上挑,双目微合,两颊丰满,嘴微闭,下颌圆颐。整个头部和面部体现了燕辽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高颅阔面的体质特征。柳肩,细腰,肥臀,体现了女性丰腴柔美的特性,尤其在两腿之间,用极浅的浅圆雕雕刻出不规则的凹,更是女性性征的最有力体现。踝部到双脚作圆尖状环足,当是俯视效果的平面展开。这种双足作圆尖状或尖锥状造型,除了特定的用途外,乃是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乃至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北方西伯利亚草原玉石、骨雕-女神像的一种传统。但以往发现的女神像,如贝加尔湖畔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布列契与马耳他,白音长汗出土的兴隆洼文化女神石雕像,喀左东山嘴出土的陶塑孕妇像,多强调其丰乳、突腹、肥臀,更多地体现了生育女神的形象。而本文讨论的玉人,其斜吊的双眼,整齐的发际,倒与牛河梁第一地点出土的女神头像颇为相似,柔美之中透出庄重,平和之中显露威严,更明确地体现一个五千年前的老祖母在敬神、通神时的瞬间定格姿势。其上臂自然下垂,双前臂曲肘贴于胸前,五指张开,与相隔数千里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手势完全相同,表明这种手势比较普遍而且成熟,在当时的社会上具有广泛的认同感。这种成熟的手势,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它的源,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广泛而且深远。这种特定的手势,毕恭毕敬地站姿,庄严肃穆的表情,正是体现一个巫者在敬神、通神时的虔诚与沉醉状态。其额间凹陷,肚脐凸鼓,好似后世的道教所强调的“天目已开,上下丹田周天贯通”,证明巫者法力强大。可以说,用“小巫见大巫”中的大巫来界定墓主人的身份,毫不为过。

        玉凤,侧面平视造型,体量大。嘴阔而扁平,具有嘴甲,长喙带钩,便于在水中捕食,腿短,着生在腹下较后部,绒羽发达,具有大型游禽的特征;长颈,飞羽上扬,翅长而狭尖,又具有大型飞禽的特征。这种集游禽和飞禽于一身的大型鸟类,只能在“鸿”、“鹄”等雁形目下的科、属中去寻找。玉凤颈极长,弯曲略成“S”形,背羽上扬,尾羽略下垂,背羽和尾羽之间有空隙,岂不正是天鹅在水中游姿的绝好写照吗?前额长有粗壮的疣突,可进一步确定为天鹅属中的疣鼻天鹅。疣鼻天鹅又称赤嘴天鹅,俗称“白天鹅”,飞行快速而高,可飞升800米的高空,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00公里。天鹅古文献中称作“鹄”,从具象写实的角度,玉凤或可称作玉鹄。据相关资料,距今6500—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正值大理冰期之后,全球气温普遍上升,雨量充沛,气候处于相对稳定的暖湿阶段。燕辽地区,山地、丘陵、湖泊、高原、平原和河流交错纵横,植被为温湿性针阔叶混交林,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候鸟的生存与繁殖,歇息与迁徙。可以说,自古以来,燕辽地区就是亚洲东部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在今天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达里诺尔湖,还被称作“天鹅湖”,每年十月中旬,在这里栖息的天鹅最多时可达五、六万只。每年春季,天鹅从长江以南飞来,途经达里诺尔,到北极苔原带、西伯利亚、黑龙江等地繁殖;秋季,在达里诺尔休整,再飞到南方过冬。红山文化先民们对天鹅情有独钟,是因为天鹅不仅可以常常见到,而且还代表着幸福和吉祥。天鹅来,太阳向北半球回归,万物复苏,农业丰收,百业兴旺;天鹅去,太阳向南半球回归,万物萧条,寒冬来临。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天鹅的来去还代表着春种秋藏、寒暑交替的季节指示物作用。玉凤用自然界中的天鹅来具象写实,表达了红山先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另外,天鹅的飞羽更换,则为一次性全部更换,故暂时失去飞翔能力,常隐蔽在湖泊草丛中避敌。这种习性也为红山先民们近距离观察天鹅提供了便利条件。牛河梁第十六地点遗址附近古河道纵横,河床淤沙厚达10米,表明当时水域很广,或许,天鹅也曾在此生活栖息过。在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发现的泥塑鸟翅,就酷似天鹅的飞羽。

        同红山文化的其他动物形玉器一样,玉人和玉凤的具象写实来源于对自然界的物象模拟,但玉人和玉凤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品,所要表达的是红山先民的世界观和宗教情感,在玉器造型上还表现为夸张和构成。仔细观察玉人造型,就会发现,头部奇大,大大超过正常成年人头高与身高之比17.5的人体共性比例,既不符合人体头顶至肚脐与肚脐到足底的大黄金分割法则,也不符合头顶到咽喉与咽喉到肚脐的小黄金分割法则。这绝不是红山先人们在艺术造型上的幼稚和无知,而只能是主观上的夸大与刻意。重视对头(首)部的勾勒与雕琢,忽略对脚(足)部的简单刻画,这历来是红山玉作的一个传统。这种夸大可以为面部五官的精雕细琢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种刻意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巫者首先是一个智者。

        在探讨玉凤为天鹅具象写实的同时,有两点不能忽略:1、圆眼、高冠;2、和后世玉凤的关系。大大的圆眼,用阴线勾勒轮廓辅助造型,高高的突起于头顶的肉冠,都是夸张与构成的艺术造型的结果。严格意义上说,天鹅既没有这么大的眼睛,更不存在肉冠。那它是什么呢?它是玉猪龙的眼和耳,它是自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近3000年的猪神崇拜的结果,也是精灵崇拜与图腾崇拜的结果,是红山文化的精神符号(以动物的或精灵的耳聪目明隐喻人的聪明才智),更是红山文化的神徽。从这个意义上说,玉鹄就是玉凤。同后世的“凤”相比,有三点不同:1、后世的凤的生物原型是孔雀、雉鸡或极乐鸟,都有美丽的羽冠和长长的绚丽的尾巴,体现的是陆禽的特征;玉凤的生物原型是白天鹅,有洁白的羽毛和高扬的飞羽,体现的是飞禽的形象。2、后世的凤强调的是美丽无比,是尘世选美的结果;玉凤强调的是飞扬无限,是天国竞飞的产物。3、后世的凤在封建社会体现的是“母仪天下”,和人间的君王——“龙”相对应,强调的是“人力”;玉凤在史前时期体现的是“天神的使者”、“飞鸟的楷模”,和走兽的精灵—“猪龙”相对应,强调的是“神力”。

        如前所述,玉人为巫者形象,墓主人将其佩挂于腰际,表达一种怎样的含义呢?首先,在巫术意义上,接触性巫术讲求“凡接触过的事物在脱离接触后仍继续发生相互作用”,即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就是永远相联结的事物,按照这一原则,墓主人将玉人佩挂于腰际就是希望在施法时能够得到前辈巫师或已逝的巫师的帮助,从而提升自己的法力,同时表明墓主人也是一个巫者,并可以和前辈巫师单独沟通;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巫者通过对通神权的独占来取得对社会管理权的有效控制,墓主人腰挂玉人,表明墓主人是前辈巫师或祖先巫师的衣钵传人,继续享有对世俗权力(或人群共同体)的有效管理;其三,在人生层面上,墓主人为男性,玉人为女性,玉人正面和墓主亲密接触,是否蕴含阴阳调和、祈求丰产丰收、人丁兴旺的寓意在其中呢?玉凤枕于墓主头骨下,又是怎样的含义呢?辽宁东沟距今约五千五百年的后洼遗址下层出土的人鸟同体滑石雕像(IIT1④:59)或许可以为我们解开这一谜团。其正面为人头,反面刻一回首卧伏的天鹅,天鹅在下,人头在上,和玉凤枕于头下的体位关系何其相似,这是原始接触巫术的又一例证。第一,墓主借助天鹅的飞翔能力,期冀生前时常和天神沟通,以知阴晴晦暗,季节更迭,用以指导稼穑、渔猎捕捞等经济活动;第二,人死只是肉体的死亡而不是灵魂的死亡。人死如睡觉,和天鹅的沉睡状相映成趣;双目圆睁,弯颈回首,表明天鹅在前边开道,引领着墓主的灵魂飞升天国;沉睡之中保持着清醒,静卧之中隐含着升腾,正是原始巫术中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具体写照;第三,红山的先民们希望墓主的灵魂死后飞升天国,并在天国继续保佑着他的子民们幸福安康,这又是人的神化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玉人、玉凤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距今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史前社会巫觋阶层的存在,这种独立的巫觋力量,通过对通神权的独占来取得对世俗社会的管理权;整身玉人的出土,说明图腾崇拜已完成了从人的拟兽化、兽的拟人化到全人型始祖的嬗变;玉凤的出土,说明在红山的泛神崇拜中,以对天神的崇拜为主;用成组玉器礼葬当时的特权人物,表明了积石冢墓葬的祖先崇拜特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