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新论摘要
  • 费孝通先生和考古学
  • 汉边塞 县索 考
  • 新论摘要
  • 三角纹符号解译
  •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出土玉人、玉凤及相关问题
  • 从巫师御虎 到羽人骑天马
  • 马鞍山独家墩汉末墓与宋山东吴墓墓主考
  • 中国旧石器研究的进展和差距
  •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由来
  • 最新热门    
     
    考古学年代与碳十四年代的碰撞


        考古学年代是利用传统考古学方法所确定下来的古代文化遗存的年代。传统考古学断代方法主要有5大类:从地质学引进的地层学在考古上的运用,成为目前确定某些遗存相对早晚关系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利用类型学原理,能够追寻出古代遗存的演变序列和年代关系;与文献记载结合,可以了解某些遗存的绝对年代;有的文化遗存本身标明有建造或制作年代,则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珍贵的断代依据;此外,通过对文化因素的分析、比较,也可判断某些遗存的大致年代。在实际工作中,对史前文化遗存年代的判断,主要利用地层学、类型学方法,辅之以文化因素分析、比较的方法。而对于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如果条件具备,考古学者一般是综合运用这5类方法,从而得出文化遗存的距今年代。当然,这些方法也都有一定的局限。因此考古工作者热切渴望有更多新的方法,尤其是利用自然科学方法,对古代文化遗存能够进行直接、明确的断代。

        20世纪中叶新发明的碳十四(14C)测年法曾让考古工作者为之振奋。碳十四测年,也称14C断代、放射性碳素断代等,日本称作“碳素14年代测定”,是放射性核素14C衰变测年的核物理应用技术。此方法是1949年由美国科学家利比(Libby)发明的,1950年以后广泛应用于考古学、地学等学科,解决了许多古代文化遗存的年代问题,曾被认为是断代史上的一次革命。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碳十四测年技术,最初测出的年代数据公布后,立即受到考古界的普遍重视。诸如当时围绕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孰早孰晚的判断,因碳十四年代的提供遂使争论自然平息下来。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测定的碳十四年代数据的增多,为建立中国史前考古学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