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山东龙口阎家庄的周代房址可能是煮盐遗迹
  • 新论摘要
  •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上)
  • 2004年的中国科技考古
  • 植物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 一代宗师对中国考古的期望
  • 张光直课堂笔记所见李济晚年在台大教书的片段
  • 国际遥感考古会议综述
  •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下)
  • 殷墟宫殿区建筑布局和性质简论
  • 最新热门    
     
    食性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食性分析就是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骨内的碳十三、氮十五等稳定同位素进行测试,认识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这个方法是国外学术界率先创立的。其中,碳十三分析国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我国八十年代引入国内;氮十五分析国外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国内是近几年逐渐开展起来的。目前,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曾数次撰文阐述过食性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原理、分析方法、研究实例及其意义。实践证明,我们在由考古学研究所确认的典型的粟类区和典型的稻作区以及海边、农牧兼有等不同经济、自然环境类型区域内取样分析得到的认识,与考古学研究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认为,食性分析的对象除人骨以外,还应该包括动物骨骼。动物的食性一般应与自然环境关系比较密切,而家畜的食性则可能与人类的食性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所以对动物的食性分析也是考古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2004年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碳十四实验室的食性分析工作主要还是结合年代校正工作开展的,所分析的样品中动物骨骼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动物骨骼以偃师商城发现的猪骨为主。据考古发掘者介绍,猪骨均取自祭祀坑。通过对其进行碳十三分析,得到的二十个个体δ13C的平均值在11‰左右。这表明所分析的猪的食物结构中C4类植物占到了69%左右,可以说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的。我们又结合以往所分析的偃师商城几例人骨碳十三的结果做进一步的探讨。人骨δ13C的平均值为7.6‰,表明人类食物组成中C4类植物为95%,以C4类植物为主食。C4类植物中一般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农作物有小米类、玉米、高粱等。依据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