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山东龙口阎家庄的周代房址可能是煮盐遗迹
  • 新论摘要
  •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上)
  • 2004年的中国科技考古
  • 植物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 食性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略谈汉画像石题材中的祭祀供奉
  • 国际遥感考古会议综述
  •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下)
  • 殷墟宫殿区建筑布局和性质简论
  • 最新热门    
     
    关于古建筑滴水断代问题的思考

    >    其次,目前的一些专业书籍甚至古建筑类的辞典,在垂尖式滴水的断代上,仍遵循唐宋之际一说,岂不误人子弟。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笔者以为,作者偏重了历史文献的记载,而忽视了考古资料的采用。结论与实际相悖,著作除了误导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再次,在我们治学方面,一是要准确,二是要全面。特别是在学习文博知识过程中,固然要博览群书,掌握书中的知识,但不要过分地依赖书籍,更要及时关注和了解专业刊物、报纸及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这样所获得知识才能准确全面,正所谓知识的更新。在此不妨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本来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而有一次,某颇有影响的电视台一个栏目出的知识测试题:明代万里长城起点、终点在哪里?正确答案却说成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出现此类问题,只能说明撰稿人没能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一知识。而造成不应有的误导。看来这与滴水断代不能及时采纳新鲜的考古资料是异曲同工。最后,还是要请专家、学者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务必要将新鲜的考古成果纳入到传统的知识范畴,使读者能得到准确完整的知识。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