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考古历史
  • 早期铜镜的原初功能和原形再论
  • 青州龙兴寺彩绘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时代的新认识
  • 中国玉文化起源探索——以兴隆洼文化玉器为例
  • 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
  • 专家谈东胡林遗址的学术背景和意义
  • 广东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与分期
  • 关于古文化与古国的思考——四论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
  • 出土纺织品及其保护
  • 文化遗产研究与『文化遗产学』
  • 宋六陵出土龙泉窑青瓷的启示
  • 最新热门    
     
    阳陵令印 封泥相关问题

    新近看到一本为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和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共同出版的《战争与和平——秦汉文物精华展》的图录,在该书的第130页和131页看到两枚汉景帝阳陵的封泥,这些封泥是近年在西汉景帝的阳陵邑遗址出土,据新闻媒体介绍同时出土的有数十枚,这对研究汉代陵园管理制度、汉代印史及封泥断代都是很重要的新资料。

    据该书介绍,这两枚封泥,第一枚长2.7厘米,宽2.4厘米,厚1厘米。第二枚长3.5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均为咸阳市阳陵邑遗址出土,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邑出土的这两块封泥土均压印有阳文的‘阳陵令印’四字,字体为隶书,笔划苍劲有力,证明当时设置有管理阳陵的行政长官‘阳陵令’,治所在阳陵邑。”

    从发表的图片观察,第一枚封泥基本呈方形,上下两边平齐,而左右两边略圆,有斜面,笔道略宽博、稍有圆润之感,布局紧凑,典雅、庄正。封泥背面有较窄的竖道细绳印纹,两侧有小绳孔痕迹;第二枚左右边较平齐,而上下有斜面和弧度,字体风格与第一枚相同,背面有曾用封检简留下的痕迹。

    上述这些封泥本身的特征,基本上符合学术界、鉴定学界对西汉中期封泥的断代特征。秦汉封泥,主要是封检的形式,它的演化规律是:由平检到上下两边截口的“印齿式”,即在检上作出横断的凹槽,将泥嵌入槽中,达到稳固的目的。再由“印齿式”演变成四周封闭的方槽式检,这样形成了封检方式的三个阶段。

    “阳陵令印”封泥应属这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形态特征,即“印齿式”封泥特点。它的上下边或左右边平齐,而另两边自然圆平则是采用“印齿式”封检方法的结果。而背面的绳纹则是因捆绑所致。

    其中第一枚的特征,很近似传世“孝景园令”封泥书体特征,但后者四边较平齐,字体笔划宽博,稍有圆润之感。“孝景园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